刘老湿谈读书:个人拥有上千本藏书是怎样一种体验?
前几天接到一个小同学的私信,问我平时怎么看书。
我说每个月提前规划好书目,按计划读下去。若还有余力,就随便在书柜里捡一本顺眼的看。
他表示不理解,说自家书柜里哪来的那许多书,有个百八十本就已经顶天了,长此以往,岂不是都看厌了。
我跟他讲,所以我在家里囤了上千本书,保证自己不会那么快就看厌。
所以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家里有上千本藏书是怎么样的一个体验。
我现在住的房子里面藏书大概已经破千了,不过我比较懒,没具体数过。加上放在老房子和爸妈那的书,估计两千多本的样子。
书房一角近看是这个画风,机智如我,当初就料到家里的书会越来越多,所以果断买了一个超大的书柜。每个隔断都可以塞进去两层,空间利用率满满。
书柜近照唯一不好的地方,是随着书越堆越厚,有时候翻一本出来极为费劲,所以我又准备了个小架子,作为缓冲区。某一段时间会经常用到的书就放在上面,节约时间。比如最近看宋史,顺手写点东西,架子上就全是相关书籍。
当然,随着我剁手不辍,一个书房已经没法满足我了。家里有老婆约束,还能勉强维持个整洁的模样,老房子里的书就比较惨,只能堆在地上,就是这么个画风:
我读书的习惯是从小培养起来的,大概家里管得比较严,打游戏看电视都被严格限制了,所以只好看书做个消遣。于是年深日久,成了个癖好。看书对我来说既是工作的需要,也是娱乐和放松的手段,年深日久,看的又多又杂又快,所以屯书也就顺理成章了。
如果说有什么体验,大概最大的体验就是搬家的时候特别费劲(笑)。结婚的时候我精挑细选,整理出来二十多箱书准备搬到新房子,结果搬家工人谈好价钱上楼一看是书,立马变脸,坐地起价。最后多花了两倍的价钱搬到家里,我又花了两天时间拆箱整理,逐一上架,简直惨绝人寰。
——家里几乎不来外人,熟人大多知道我嗜书如命的习惯,不会问出诸如“这些书你都看过了么?”“这本书不错诶,接我看看可好”一类愚蠢的问题。书如老婆,不外借。
——对哪本书放在哪印象深刻,经常能在各种奇妙的角落里翻到自己想找的书。
——尝试过给书分类上架,不止一次,每次都因为搞到一半沉迷看书不能自拔而放弃。
——随着家里的书越来越多,开始有意识的控制自己买书的节奏。然而随着自己看书越来越多,控制力也在不断下降,只好每次剁手之后偷偷的塞到家里的各个角落,祈祷家里人不会发现我又买书了。
读书改变了我什么?我很难回答这个话题,因为似乎从我记事开始,读书就一直是我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着。我并不认为多读了几本书你就会拥有所谓的逼格,或者是变得更加高尚伟大了些。读书于我,是了解这个世界的一个手段,一个渠道,如果说读书使我成为了什么样的人,我只能说看过这么多书之后,我可能变成了知道一些东西,又能写的很有意思的人吧。比如说像这样:刘老湿的五代史以及这样:刘老湿的历史小段子的一些好看又好玩的东西。
韩寒曾说怀才就像怀孕,时间久了才能看出来,我对这话尤为赞同——怀才若比作怀孕,那读书大概就可以比作怀孕的上一个步骤:能不能怀上才要看运气,但读的多了怀才的几率总会大一点;就算怀不上,单就读书这件事而言,也算是一件乐事,而且还可以让人乐此不疲。与这种乐趣比起来,有时候能不能怀上才倒成了一个次要的问题。所以说屯书的过程,大概就像是古代皇帝给自己选妃,其中乐趣,不足为外人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