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兄弟关系变得老死不相往来,是不是从父母需要照顾开始的?
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唤》,孙光林的爷爷是自打他出生有记忆了,就开始了养老生活。在他家住一个月,下一个月再拎着行李,坐摆渡船到那个他未曾谋面的叔叔家。那时他爷爷年纪已经很大,走路颤颤巍巍,这说明叔叔家应该很近。可是为什么一次面都没见过呢。而更神奇的是,从始至终,无论是他被送给别人家,还是被带回,后来上高中上大学,也从未有过这个叔叔的出现。我见过兄弟间因为给父母养老闹不和的,也没见过这么差的。
01 为了不让自己的妈妈进门养老,可以整天不出门。
《晚婚》一书中,女主角黄婉丝的叔叔和他们家住隔壁,但心里的距离比隔市还远。妈妈更是从小叮嘱她们:“遇见你们二叔家的人,不许搭理。”是什么让父辈的仇恨,一定传递给孩子辈呢?还不是老人的养老问题闹的。
当年因为奶奶的养老问题,婉丝的妈妈和二婶对骂过,两家多年不来往了。在婉丝奶奶七十岁以后,关节炎严重到无法行走,需要人照顾了。二叔家既不出钱,也不打算照顾。
而婉丝父母是绝对不肯自己一家照顾的,婉丝爸爸一天到晚忙于赌博,家里也已经穷得叮当响,哪里有精力和钱养自己的老妈呢。所以他们家要求一家一个月照顾,看着公平无比的养老方式。可二叔家就不同意,坚决不接过去。
一日婉丝爸妈受不了了,就把无法行走的奶奶用轮椅推到了她二儿子家门口,结果这二儿子一家人厉害的,一整天就没出门,老太太独自在那里哭。这要是放到小时候,妈妈看到孩子哭,就算是有天大的事情,也都抛得远远的,去抱起自己可爱的孩子。可是儿女们怎么做的,先是对自己老妈的养老问题推脱,再是对母亲的态度不耐烦到极点。当天傍晚,婉丝放学回家,把独自在二叔家门口哭泣的奶奶给推回来的。
婉丝想着,等她大学毕业了,就把奶奶接走。然而在婉丝高考前一个月,奶奶的儿子们终于松了口气,他们的妈去世了。葬礼上除了婉丝痛哭流涕,其他人都没哭。母亲安葬完了,兄弟两家照样不相往来。
02 为了不养老人,弟弟打嫂子
如果说《晚婚》中的情节是书本里面的,不一定真实,但现实生活中我见过比这还要恶劣的。这家也是兄弟俩,两家住对门。原本商量的妥妥的一家轮一个月,到月老人自己拎着行李就去对门。可一日老人拎着行李去了小儿子家,只见儿媳手里拎着大铁锹,嘴里骂骂咧咧地说:“你个老不死的,要是进来我就砍死你。”
老人还是照样进,结果这儿媳还真是胆大,一铁锹把老人那干枯得像树杈子的手给砍得哗哗淌血。二儿子就躲在屋里不出来,最后还是大儿子把自家老爸送去了医院。没有办法老人拉回老大家接着养吧,可这一养半年过去了,老大媳妇不愿意了。本不识字的她,居然找人写起诉书,骑车去了法院,这下老二知道了怒了。
拎着大棒子,破口大骂地踢开了哥哥家的大门说:“我他妈的不养老,怎么地,你还到法院告我,你让我颜面何存。”拎着棒子就往嫂子后背上打,当时只有这个女人和老二的爹在家。任凭他爹怎么喊别打了,都不带停一下的。最后老人给他跪下,他才如同英雄般收起自己的木棍说:“老子今天饶了你们,谁要是得罪我们家的,我不管是爹还是哥嫂的,照样揍。”
出门只见门口一群村民指指点点,人家昂起高高的头颅走了。这多有面子,打手无寸铁的嫂子,把自己老爸逼得下跪了。所有一切的目的就是不给自己爹养老。当然后来两家也老死不相往来了,变得只要对方家庭中有那么点不顺,都会在跳脚庆祝的那种,仇人也不过如此吧。
03 父母多生自己是为了将来多个人养老,兄弟间有个照应。
想一想有很多父母当初生孩子的理由,一是为了将来多个人养老,二是想将来兄弟间有个照应。可谁想儿子多了,成了父母踢皮球式养老的开始,没有真正地解决养老问题。
古人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可到这里怎么就变成了,父母养老问题成了战场,兄弟俩上手,妯娌们上嘴对骂了。一把子好力气,可惜用错了地方。
即使是一时角逐出了父母这个月在哪家养老,等待老人的也是污言秽语,没事就说“我老了可不像你这样给儿子添麻烦。”再不说“养个不干活的,吃我的,喝我的。”“养人不如养牛好,养牛能干活。”等等。
如果这是外人说,父母可以不往心里去,可自家儿女说,那是发自内心的悲伤啊。而老人们更怕的是一个月很快过完了,兄弟俩再上演练武场的把戏,闹得周围人每个月定期来观看。外人看热闹,老人心里翻江倒海。
兄弟间小时候一起捉迷藏,踢足球,弟弟在外面疯玩了,哥哥首当其冲替他受罚的画面,这是每家孩子小时候都能看到的哥哥有担当,弟弟像迷弟一样跟随其后的画面。按理说人相处得越久感情应该越深,可从父母开始需要照顾了,这些曾经的感情就化为乌有了,自此两人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父母的初衷养老和兄弟间的相互照应,算是一个都没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