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回避型依恋人格
有回避型依恋人格的人群,常常有以下几种表现:
1、回避型依恋的性格通常是冷漠甚至冷酷的,缺乏对生活兴趣和追求。
2、因为总是回避过多的亲密接触,他们显得似乎很独立。
3、他们在配偶的选择上往往与依恋型的人有缘分,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依恋型的人往往较为主动,从而缩短了由于他的冷漠和退缩造成的距离空间,使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得以建立。
4、回避型的人在恋爱初期也会表现出一定的热情,但是一旦亲密关系确立之后,因为过多的亲近仍然是痛苦和恐惧的,他的冷漠退缩特点就会浮出水面。
5、回避型依恋,通过各种方法来回避家庭生活,不参加各种应酬,不出差,就呆在家里埋头看书,电视,不与家人交往。
6、配偶的亲密行为使他们感到难受,感到被控制,希望有自己的空间。
7、回避型依恋会正面显示自己对于亲密的需要,但是当需要得到满足之后,面对亲密,就会立即退缩,甚至感到生气。
8、他们感到会失去对方时,便会去讨好,取悦;一旦有了安全感,就表现出退缩,回避。
归根结底,回避型依恋人格就是一种自卑情绪,以及对别人的不信任。

听完她的故事,我立马想到了这七个字——回避型依恋人格。
初中的时候,她在班里公开喜欢一个男生,追了他两年,最终以男生辍学告终;期间她和另一个关系不错的男生在一起了,三两天却没了兴致。
高中,一向自卑的她,面对男孩子的殷勤送零食打开水,有了满足与虚荣,在一起的第一次约会,操场上男孩子牵了她的手,全身上下的抗拒与抵触,随后说了分手;接着与同班为她打架的男生在一起,大概那个时候都觉得打架的男生很有魅力很有安全感,中途男生被父母安排去当兵,她觉得分别前应该哭一下,但却不是因为舍不得;她又与一见钟情的男生在一起了,但所有的感觉都和最初不太一样,没有完完全全的爱,100天后分手后又是各种藕断丝连;高中三年,谈了六个男朋友,被人说成水性杨花的女生,她却不自知,觉得自己并非不是真心,只是不懂得拒绝别人,因为每段感情来临之前,她都有幻想过天长地久,只是习惯性地冷淡…最后一个,是陪她度过18岁生日的男生,体育生,很高也很帅,温柔体贴,但在她毕业后突然不愿意打电话发信息,在没有说分手的情况下,分开了!
印证了一句话:明明很想要,却又抗拒。很喜欢一个人,可当对方对你表现出同样的好感时,你却对这种情感产生了恐惧,并加快了逃离的速度。她有爱别人的能力,却也有坚持不下去的障碍。

为什么会想到"回避型依恋人格",因为我似乎同她一样——
学生时期的两段恋爱,一个是被学长精心策划每天一个快递的浪漫所感动,我们的关系就好像他喜欢的陈奕迅的歌词:你说了所有的慌,我全都相信,简单的我爱你,你却老不信…我擅于封闭自己,从来不会和他说心里话,学校的时候,我们甜蜜也恩爱。寒假回到家,我像是被下了魔咒,变了一个人,对他的消息感到厌烦,最终提了分手。之后我的生日,他来送我礼物,我们重归于好,在他看来,可能这礼物唤起了我们的回忆,对于我来说,所有的行为都是大脑临时支配。我很难感受到他的喜欢,正如后来分手后的一个大雪天他专门从深圳赶到武汉和我吃饭,渴求我最后一个拥抱时,我都感觉不到这个人有多爱我。
另一个是我第一眼看中,三言两语追上手的男生,我用了很老套的话,和我在一起会死吗?!热恋期很短,我开始嫌弃他打游戏,不上进,各种冷战,不接电话,确实也是我擅长的。也是一个暑假,我去支教以及厦门徒步的途中,决定了和他分手,找不到任何有意义的话题,每句话都可能让我生气,我还记得,他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算你狠,我无动于衷。人们问我从一段感情里恢复,需要多久时,我说睡一晚上就够了。
最近几年,我遇到了一个让我眼里都是星星的人,我想爱,也变得更懂事,不矫情。很多事情之后确定了对方的爱,也开始第一次向别人敞开心扉,也是第一次让我觉得这一次我是完整的,我们的关系也是完整的,我找到了某种安全感。然而内心深处,我还给自己留了后路,即使迫切地想和他在一起,也不愿下定决心去他的城市工作,万一分开了呢。嗯,就好像墨菲定律,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也是这种害怕,让我在他面前,习惯沉默,怕出错,怕对方看到自己更多的不足。种种导致这段感情的终结。
闺蜜说我的感情来的快去的快,分手了都不用想着怎么安慰,自愈能力太强。于是前段时间给我看了樊登说的一些话:我们内心的需求,是对于童年没有满足到的需求的一些追求,童年时始终追求两样东西,一是归属感,二是确认自己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人童年没有得到来自父母足够的归属感的感受,以及确定他对整个家庭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他就会在一生当中不断地寻找,谁能给他带来这样的感受。
恋爱和童年的经历息息相关
归属感,确认自己的重要性,两样我都没有,另一方面来说,是缺爱,所以我们会接受身边和自己示爱的人。那个明明不喜欢,明明知道不对,但还是会答应追求者的朋友,现在想想,拒绝不了的应该是那份爱,别人对她的爱。在学校的时候,跟恋人挺好的,回家了,跟家人在一起,就会有烦躁,无所谓的感觉,出现这种情况,大抵是因为我们一个人在外比较缺爱,回家之后,家人的爱弥补了这个缺口,所以就会不再需要这份感情!回避依恋型人格的人终其一生都在逃避真正的亲密关系,从这里我找到了自己不愿结婚的原因所在。
每个年龄段,都有一些顿悟的道理,慢慢让我们意识到自身,从而变得越来越完整!在这个不一样的本命年里,和家人在一起的安心舒适让我找回了归属感,不断督促自己去学习进步也逐渐有了面对未知的勇气。既然缺爱,就得更有爱的对待这个世界,才能吸引有爱的人来爱我们。
我是回避型依恋人格,自卑,想爱,又怕爱,善变,冷漠。给自己定了新的目标,斩断一切暧昧关系,爱这个世界,爱身边的朋友亲人,独立自信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