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道德经说什么》7

2022-12-10  本文已影响0人  秋一梦

在《道德经》第十一章,老子通过三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虚”的重要。

他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其中,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说的是古代马车的车轮。这种车轮大家在影视剧中应该都见过,是用三十根辐条插到一根毂的孔当中而形成的。车轮里每根辐条之间的空隙就是“无”,也就是“虚”。这种“虚”的存在,才让车轮有了车的作用。

第二句“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说的是用陶土做成器皿,比如捏一个杯子。正是因为杯子有了中间的空间,这个杯子才有了它的作用。

第三句“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说的是盖房子,房屋的中间都是空的,人才能在里面居住,房子才能成为房子。

所以,通过这三个例子,老子说明了“虚”的重要性。因此,在这一章的最后,老子又说了一句总结性的话,叫:“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意思是,在考虑“实”与“虚”、“有”和“无”的时候,“有”能给人带来便利,但是要通过“无”来发挥它的作用。

这一点,和另一位道家思想家庄子的观点非常类似,庄子提倡“无用之用”,也是在强调“无”的价值。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其实不论是老子,还是庄子都在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在内心世界里保留一份对“虚”的接纳,用开放、自然的态度思考世界、面对人生,这样才能让人生更具价值和意义。

从“虚”出发后,老子在《道德经》中又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作“静”。“静”,就是安静。

在道家的概念里,“静”是和“虚”放在一起的,组合成了一个词,叫作“虚静”。这是因为,“虚”追求的是内心的空间,在我们的内心世界里保留出一片“自留地”,而不是把心装满。而一旦如此,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内心的宁静。

相反,如果把心装满了,就像我们前面几节里提到的“欲壑难填”一样,我们的内心肯定会是躁动的、喧哗的,也就不能收获安静的状态了。

所以,认识到了心中的“虚”,我们就能够安静下来。而与此同时,安静的内心,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人生和世界中的“虚”和“无”。

在《道德经》中,老子反复强调的状态是内心的安静,它和我们前面介绍的“无为”,息息相关。安静方能无为,无为要求安静。所谓“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只有静下来、稳重下来,才能够避免轻浮、避免焦躁。

有一句话说得好:“万物静观皆自得”,也是在说明静下来的好处。静下来,我们才能找到且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静下来,我们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的方法。

《道德经》的这套想法,其实是和西方哲学遥相呼应的。

在古希腊时代,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有这样的一个故事:

有一天,一个学生找到苏格拉底,说:“老师,我要跟你学习。”苏格拉底就问他:“你现在都会什么?”于是,这个学生就开始滔滔不绝,讲自己这个也会、那个也会。

听完,苏格拉底说:“我可以教你,但是你得交两份学费。”学生问为什么,苏格拉底说:“第一份学费,我得先把你脑子乱七八糟的、满满当当的东西给清除掉,这很费时间的。第二份才是我来教你知识用的。”

苏格拉底的想法和老子一样,都认为,如果我们把心里面、头脑里面装得满满当当,那就“虚”不了,也静不下来。这个时候,再好的思想、再好的智慧,也进入不了大脑和内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