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吗?你若提笔,便是作家
无论你曾经是否有过一个作家梦,但在某个瞬间,一定有着一股写作的冲动:
当你想留住某个特殊时刻或事件的时候;或被一些问题所困扰说写作能帮到自己的时候;想捕捉一些童年记忆分享给别人的时候;想记录正在经历的有趣时光的时候;或者出于某种本能,冒出想要记录自己生活的时候……
于是,鼓起勇气提起了笔,却发现开了头却不知如何继续,然后陷入自我怀疑:自己不是专业出身,文笔也不好,哪里是干这个料?
即便磕磕绊绊写完了,也不知如何修改。结构合理吗?如何打磨润色?
《生活,写下来吧!》正好适合这样的你,它用60条温暖实用建议,教你战胜写作恐惧,将你遇到的写作障碍一扫而空,带领你挖掘内心宝库,帮你完成从初稿到进阶的写作。
作者凯西·伦岑布林克不但是英国畅销书作家,还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写作老师。她不但在大学,甚至去监狱里教授写作。
那么,什么是写作呢?
所有的写作无非是有话要说。而完成一次写作,就是把要说的话说出来,就是把所有的生活、命运、肉体和心灵承受的苦痛倾泻出的快乐过程。
写作也是一场自我审视,自我发现,自我成长与丰富的过程,写作也是对心灵的一次大扫除,是对日常生活的超越。
写作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制伏心魔的可能性,我们可以把它们拽出来,让其在纸上现出原形。
也许,我们还想留下印记,写出一些东西,给我们的生活赋予意义和目标。
写作的好处这么多,但我们却常常犹豫着无法开始,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恐惧。
恐惧是个复杂的多面体。它影响着我们身上的一切,对付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直面所有的恐惧。
你可以问自己:真正阻碍你的是什么?是写作方面的,还是生活方面的?你能够温和地识别它们、记录它们吗?
写作是欲望和恐惧之间的拔河。你可以使用“在内心深处,真正使我恐惧的,是......”这样的句式把它记录下来,当说出这些恐惧后,你会感觉自己如释重负。
我们脑海中那些批评的声音,总是试图保护年轻时候的我们,它往往跟过去的经历息息相关,记得对它保持好奇。把那些声音都写下来,这能够减轻你的痛苦。
勇敢地面对自己最害怕谈论的事情,当你把它们说出来时,你会惊讶地发现,它原来没有那么可怕。
不管怎样,最重要的是开始,是养成把只言片语记到纸上的习惯。让笔在纸张上移动,或者让手指在键盘上敲击。
写回忆录是个不错的方法。 回忆的“内容和过程”能帮助我们思考写作。
内容,是指我们生活中的事件,是专属于自己的故事,是我们写作的原材料;过程,就是用写作去表达,去重述自己经历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向他人学习,并与他人分享。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与其他人的共同之处,以及彼此之间的区别。
无论你的目标是什么,只要你写下关于自己,以及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它会教给你一些东西,鼓励你开阔自己的视野。它也许能让你更好地面对自己的生活,并带着更多的期待进入下一阶段。
比如,你可以写下自己记得的第一件是什么?某个年龄段你喜欢什么?害怕什么?最珍贵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记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
我们要做的就是刺激记忆,让过去的瞬间涌现出来。如果你经常这样做,你会惊讶于自己所挖掘到的东西。
你也可以列出在自己生命中不同时期的物品,绘制一张思维导图,把“七岁、十七岁、五十七岁、七十七岁的我”写在中间,然后你会惊讶于自己挖掘到的东西。
回忆录是生活的一部分或者一个方面,甚至只是一个观察生活的镜头。要想写出有质感、有深度的内容,可以用“五感法”,就是分享你见到的、听到的、尝到的、摸到的以及闻到的,却不必写下你的想法和感受。引用英国小说家吉姆·克雷斯的一句经典名言,就是“描写棺材,而不是描述悲伤。”
“你得把自传式的记忆像酒一样储藏起来。” 那些曾经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构成了今天的我们。但这些事情往往需要经过时间的酝酿和发展,我们的成长也是如此。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时代,同时也处在一个孤岛时代,彼此渴望看见。那些斑驳的色彩与光阴,那些现实与内心,需要互相映照。
也许,我们终其一生都难以成为一位作家,但声音比沉默本身已包含了不一样的意义。
要相信:你若提笔,便是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