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读书10分钟,就需要留出5分钟用来思考,这才是正确的阅读姿势
1、正确的阅读姿势:读书+思考
多项研究反复表明,阅读之后进行思考将大大提高阅读效率。在一项研究中,研究对象被随机分成了两组,要求他们在相同时间内阅读相同的文章。其中一组把时间全部用在阅读上,另一组50%的时间用来读书,50%的时间用来回忆和思考。测评完后发现,把时间平均分配到阅读和思考的一组的综合分数更高,表现更好。
这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悖论,如果我们的阅读时间只有10分钟,我们很多人可能认为这10分钟时间太短了,连读书都不够,有的人就放弃不读了,而一些更热爱读书的会抓起书本恨不得10分钟就把一本书吃透,根本不会留出时间去回忆和思考。但多年的求学生涯,无数的教科书经历让我们知道,思考和回忆比读书的时间更长,难度更大。
然而,10分钟时间都花在阅读上,我们记住的内容却没有在阅读和思考上各花5分钟记住的内容多,哪怕是没有把全部内容读完或者也没有非常认真仔细的阅读。我们身边很多优秀的人,包括求学时期的别人家的孩子,应该都会了解这一点,他们在读书、看教科书等等过程中,通常都会思考很久,然后就记忆的更深刻。
2、思考比读书更重要——叔本华
读书很重要,这点已经被大众共识,我自己也非常承认,不然也不会坚持读书了。但读书的重要性依然低于思考的重要性。为什么?读书可以说是一种被动输入。可能有人会说我每天都是在主动读书啊,每天都会挤出时间看书啊。此处的“被动”指的是知识、信息的被动输入。虽然我们从书籍中汲取思想,但读书再多再久的人,他的知识也终究完全是从书本上学习而得。
比如一个人读了很多关于历史的书籍,秦汉、隋唐、宋元、明清,无数朝代,他都可以虽可粗枝大叶地说一些关键的事件、人物等等,但朝代之间是否有关联?每个朝代兴起、兴盛、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是否存在共同的特点?可能就说不上来了。反之,以思考终其一生的人,就像在这些朝代生活过一样,略加思考就能将各种事件的深度关联性、共同性、来龙去脉,以及各种事实或传说,如数家珍般地道出来。
3、有思考,才能与作者“对话”
教条主义就是照搬书本教条的习惯,最经典的就是赵括纸上谈兵,误国害己,马稷照搬兵法,街亭失守。历史最大的作用就是借鉴,这些事情都充分说明了读而不思、食古不化的读书方法有极大的坏处。尤其对一些经典书籍,往往读一次是不够的,更关键的是,真正意义的经典阅读,需要阅读主体的思想介入,还需要与现实生活、读者的人生履历相互衔接。在某种意义上说,深度思想的介入,是读者和作者的对话。
既然是对话,就应该各有观点 ,或起码一问一答,这样才是对话。而书籍的作者已经将他的所有观点和答案都写了出来,是固定不变的。那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观点,可以写出来(读书笔记),也可以分享出来。但一定要像作者一样,经过思考才形成观点。这种思考就好比是一点小火苗,经过加柴火、持续煽风,才能维持火焰不熄灭通过不断地刺激思想,触碰灵魂,就能持之久远。
我是爱读书的高博士,谢谢你阅读我的文章!
全文撰写时长:60分钟往期人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