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决战皖江》(43)

2023-04-09  本文已影响0人  欧歌zy

两人边说边走,来到土包旁的一棵大树下。

“霞姑同志,有件事要和你商量一下。”李大湖收敛起笑容。

“说吧。”很正式地称她为同志,霞姑很意外,也很期待。

“董家山村,这次我去不成了。”

“为什么?”

“游击队的荚队长传来口信,我的一位好朋友从南京回来了。我要马上回巢北,安排一件重要的工作。今晚上我们就走。”

“这么快就走?”

“去董家山的任务,我委托于你。请你找到董绍堂同志,也就是你舅舅,转告他两件事:第一,山区的组织,要开始恢复和发展。第二,要抓武装,组建民兵和游击队。"

李大湖把任务说得简洁明了,好让霞姑记得住。顿了一下,又接着说:”今天这一仗,估计敌人方面要消停一段时间。我们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时机,加快发展我们的力量。今后,巢南这一块,组织以绍堂同志为主;武装斗争,这个大梁你要挑起来。战争年代,枪杆子是头等大事,你身上的任务是很重的。“

“放心吧,大湖哥。”任务落到自己头上,霞姑精神为之一振。“打仗也是能学会的,今天这一仗我就学会了不少东西。相信我,大湖哥,这个任务,我一定能完成!”

“珍重,我在巢北等着你的胜利消息!”李大湖伸出了右手。

“你也要珍重,我在巢南等你打过来。”霞姑也伸出了手。

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

那边驴车上的货已经卸完,武器弹药摆满一地,战场也已打扫干净。三位赶车人是巢城搬运站的,临时被抓差过来。荚存义从随身带的皮包里,取出15块大洋,一人发给5 块,算作运费。赶车人虽然受了点惊吓,收获还是很大的,也算是不虚此行,便高高兴兴地赶着驴车回城去。

荚存义已经把队伍集合好,等着李大湖过来。李大湖看着地下的武器弹药,吩咐说,我们也帮着运一程。10个人,正好一人扛一 箱子弹。霞姑连忙拦阻,说,你们还要赶路,这事就不麻烦你们了。李大湖说,这是胜利果实,我们也得分享一会儿,是吧。说罢,自己先扛上一箱,朝头走了。没得说,荚存义、王有福和其他游击队员,也都扛起子弹箱,跟了上来。霞姑无奈地摇摇头,又赶紧招呼大家跟上队伍,她们身上,也都背了四五支枪。

队伍负重前行,有点累,更多的是快乐。就像农民在打谷场上,把一担担金黄色稻子挑回家,肩膀有点压痛,心情却是愉悦的,因为他们肩负的是劳动成果。

一行人到了吕婆店,就该分手了,李大湖他们要在这里的渡口上船,民兵们要回项家山村。霞姑叫上马惠珍,一道去送送李大湖他们。天色已晚,蒋叔不知道还在不在,不在的话还要去他家找。到了渡口,见蒋叔刚刚上岸。

“蒋叔,莫急着回家。”

“是霞姑啊,你要坐船吗?”

“不是我,是队伍上的人。”

说着话,李大湖他们也到了跟前,蒋叔一眼认出了荚存义,忙说:“是队长他们啊,行行行,快上船。”

荚存义谢了蒋叔,领着大家上了船。

李大湖正要向霞姑挥手告别,看到站在她身旁的马惠珍,突然想起一件事,叫一声“等等”,纵身跳上岸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