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空难余波”
前两天偶尔看到这部电影,看简介说是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的,于是抱着好奇的心情点进去看了一遍。
我看电影不喜欢跳着看,我喜欢看完整的故事情节。
电影的主演是大名鼎鼎的阿诺德施瓦辛格。故事一开始就是演主人公罗曼在现场工作,他的头知道他有事,特别提醒他早点走,还给了他两天假,因为他要去机场接她的女儿和妻子,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
到达机场后不久,就看到说飞机晚点。然后,有工作人员非常客气的把他带到单独的工作室,说有部门负责人会亲自接待他。时间不长,负责人来了,非常客气的询问了他的事,在准备接机什么人,问清楚后,又礼貌的道歉,并且告诉他,飞机出了些状况,希望他在耐心等待,一会儿会有新的事件进展。
看到这里,我已经明白了,飞机出事了。
用这一套麻烦的程序告诉遇难者家属,目的是,降低对他们的伤害程度,心理受冲击程度。
果然,接着他又被带到了另一个房间,途中还遇到一个人(应该和他一样是一个遇难者家属)。接着,另外一个高级别负责人接见了他,并告诉他很不幸,飞机失事,正在搜救幸存者,但是因为是在高空发生的事故,估计所有人员应该都遇难了。
主人公罗曼在听到他的妻女已经遇难的消息后,几乎崩溃了。
另一条主线交代了剧中的第二主演,机场塔台空管人员雅格在塔台值班,另一个工作人员说去休息一会儿,整个塔台就他一个人指挥。过了一会儿,他们头过来说一架飞机要改飞,让他指挥一下,于是他离开座位去指挥那架飞机。可是,因为电话线路故障,始终联系不上,因此耽误了时间,结果该他指挥的两架飞机在9000米高空相撞......
站在第三方视角,客观的说,塔台指挥员雅格的事故责任不是很大,因为多个意外叠加在一起,一个惨痛的空难事件便发生了。塔台指挥员太少了,最少应该两个人同时指挥,所以塔台制度问题最大。可是,现实中,这种事发生了,责任和压力必然会落在某个具体的人身上。
悲剧发生了,需要处理好各种善后问题。塔台指挥员雅格主要是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遇难者家属压力,在法律层面几乎没有责任。他接受了领导兼朋友的建议,换了居住地点,换了工作,甚至换了身份,重新开始......
主人公罗曼在经历了极其痛苦和崩溃的一段时间后,终于可以面对这个事实了。接着,航空公司的善后处理团队通知他面谈赔偿事宜。
双方见面后,对方团队的人率先开口,给出了优厚的赔偿条件,共计16万多美元的赔偿金和丧葬费等。罗曼几次想说话,对方都强硬的,不留余地的截断他发言。最后,罗曼从口袋里掏出妻女的照片告诉他们,这件事自始至终都没有一个人跟她们说一声“对不起”!!!说完,没有理睬他们,径直走了。
看到这,我感觉心潮澎湃。影片中主人公罗曼需要一句当事人或者部门负责人的真诚的“对不起”。可是,根本没有人在意这些,最终导致后续的悲剧发生。
罗曼通过一名采访过雅格的女记者弄到了雅格的新地址,记者开始是拒绝的,但是罗曼又拿出照片说,我就是希望他说一声“对不起”!记者站起来,留下地址走了。
罗曼很快找到了雅格的新家,巧合的是,雅格的妻子和儿子昨天来看望他(他们暂时分手了)没走。罗曼是早上来的,敲开们的时候,雅格刚起来。罗曼确认是雅格后,再一次从怀里拿出妻女的照片,有些情绪激动的告诉雅格,我希望你对她们说一声“对不起”!
雅格在怕惊扰到妻子和儿子的心理驱使下,也有些激动的拒绝了罗曼,激动的大声说,你赶紧走,我妻子和孩子在这里,那只是一场意外,没有道歉......,罗曼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突然拿刀刺向了雅格的肚子和脖子,雅格倒在血泊之中。罗曼走进屋里,无力的跌坐在沙发上。雅格的妻子和儿子听到声音,走出来看到这悲惨的一幕,也惊慌失措的坐到沙发上......
数年后,更老的罗曼出狱了,首先来到墓地祭奠妻女,一个穿黑衣的年轻人不知道什么时候一直跟着他。等罗曼祭奠完毕,向外走的时候,小伙儿突然拿出一把手枪对着罗曼说,你这个混蛋,我亲眼看到你杀死了我的爸爸,我恨死你了,你改变了我的人生!
罗曼转过身,要求小伙儿先别开枪,并告诉他,我必须得跟你说“对不起”!小伙儿没有开枪,对他说,我真想一枪打死你,但是我知道,我不能那么做。说完,转身走了。
悲剧没有继续,影片也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