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用Why/How/What方法思考
一、Why / How / What 的思考框架
不论是公司,还是个人,Why / How / What 可以“框”住我们的思考框架,可以帮助我们用一个 domain language 进行思考和沟通,可以更好的让大家在同一个频道上同步做事的信息和意义,也可以让个人在正确的路上不走偏。这个初心和原则,会影响我们的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我们对自己做的事情进行复盘的时候也可以先看看当时定的 Why / How / What,看看是否在执行的过程中有走样。
举个例子,之前我们且慢决定做内容,上线了E大微博和孟岩实证,后来又上线了“且慢问答”和“新手专栏”。
3个月后,当我们回看决定要做这件事情的时候的初心,用 why / how / what 写下来的初心和原则,可以说我们第一步做到了。
二、我们为什么做内容
现在回看一下在做内容的时候我们定下的 Why / How / What:
Why
帮助⽤户在体验且慢产品过程中顺其⾃然的做出正确的选择
放下焦虑,⼀起成⻓
所以说,且慢做内容最大的初心,就是和用户沟通我们的投资观和理念。
“卖基金的”和“开餐馆的”,有两个有趣的不同点。
第一,与吃饭不同,投资这个行为的“用户体验”验证周期太长,通常需要至少3 - 5年的时间。很多时候你觉得菜很好(买了就涨),通常最终是错的;
第二,与餐馆的吃一次收一次钱不同,基金行业的收入模式是管理费。如果一个客户买了基金、与预期不符,但因为被套并没有赎回,这部分管理费是依然要收的。
这就引发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一只基金的“规模”,有多少是和基金经理的理念相同的?有多少是理念不符、但被套住没有赎回的?
这两种规模,虽然都在产生管理费的收入,但它们代表了完全相反的用户体验。
如果能找到一种方式,将现存的公募基金的这个比例做出来,我认为理念相同部分的比例会比较低。
那么,既然且慢想要改变中国人买基金的方式,就应该从最核心、最难的地方入手。牛市顶峰购买的基金保有量,是和基金经理以及平台理念相同的吗?各种变相首发募集的金额是和你的理念相同的吗?看了排行榜去购买的金额是和你的理念相同的吗?
且慢做的内容专栏,就是要尽可能的让用户先了解、认可我们的理念,再一起同行。所以找到这样的用户很重要。
好了,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去度量。
我们度量的方式就是 AU。如果这个用户在最近的3个月内有复购的行为,我们认为这样的、持续有复购行为的在管用户,不是不明白我们的理念就盲目购买、然后“套住”的、不舍得赎回的用户,就是真正认可、信任我们的用户。
文/孟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