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精读第53天

2022-12-08  本文已影响0人  紫鸢

观沧海

东汉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在我国东汉末年,天下分崩,各方势力纷纷起兵,争夺地盘。彼此之间是混 战不休,天下大乱。

因为战事连绵,老百姓流离失所,四处逃亡,不是死在战乱之中,就是死于饥荒瘟疫。

汉末人口从六千多万直接锐减到了三千多万,死亡超过了一半。

在这乱世之中,董卓、袁绍、袁术、曹操、吕布等各路英雄先后登上了历史舞台,而胸怀大志的曹操很快就脱颖而出。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文学家。

在当时那个剧烈动荡、烽火不息、民不聊生的苦难时期,曹操伺时而动, 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等少数民族,统一了中国北方。

他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他的儿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魏武帝。

从历史记载中,我们不难发现,曹操绝对是一个战神,而且是中国战争史上 非常耀眼的一颗明星。

他自陈留起兵开始,逐鹿中原,官渡之战、远征乌桓、赤壁之战、平定凉州......他的故事,无一例外跟战争有关。

从 29 岁至 53 岁的 24年间,他讨伐董卓、镇压黄巾、擒吕布、败袁术、降张绣、击刘备、灭袁绍,统一了北方。

赤壁兵败之后,仍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精神,战合肥,逐马超,据关中,巩固了北方统一……似乎他的一辈子,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去打仗的路上。

曹操不仅精通兵法,还擅长写作,他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 整洁,与儿子曹丕、曹植并称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

他们父子“三曹”与建安 “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的作品,意境宏大,笔调朗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

这首《观沧海》苍凉慷慨,就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

碣石山位于河北秦皇岛市昌黎县,是古代名山之一、佛教圣地,在五岳之外, 曾被称为“神岳”,以众多古迹,秀丽风光而闻名于世。秦始皇、汉武帝都曾到此祭祀求仙。

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 207 年),这里又迎来了一代枭雄曹操那一年,曹操挥鞭北指,以少胜多,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终于统一了北方。

九月,曹操在归途中登上碣石山,观看沧海壮丽景色。此时,曹操踌躇满志,意气昂扬,挥笔即书,写下了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

这一组诗包括五个部分,开头为“艳”辞,即序诗,以下各篇分别取诗句命名,依次为《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和《龟虽寿》。

《观沧海》一诗全篇写景,独具一格,在我国文学史上,曹操以前似还不曾 有过,因此这首诗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特别受到文学家的厚爱。

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

电视剧《军师联盟》中杨修曾评价丞相曹 操为一等诗人,“古直雄健,甚有悲凉之气,气吞江海,睥睨天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