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最后是你,就好
“所有的人,起初都是空心人。所谓自我,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全靠书籍绘画音乐电影里他人的生命体验唤出方向,并用自己的精力去填充,渐渐成为实心人。”
起初看到这句话,不敢苟同。总觉得作者说的话太高雅,是站在某一个高度上来看待人生的。倘若一个人是低到了生活的尘埃里,并不能再有时间和精力去欣赏书籍绘画音乐电影怎么办呢?况且,并非所有人都具备这个能力。一是经济能力,二是欣赏艺术的能力。
但今天,看了《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这部影片之后,更新了我对于这段话的体验与想法。有人喜欢这部影片,喜爱它的幽默,温暖,触动心弦。当然也有人吐槽,说它矫情,过于文艺。
我评价一部电影的好与坏在于,它是否给观众带来了情绪上或者思维上的改变。比如《人在囧途》这类喜剧片,它的价值更多的在于博君一笑,而《釜山行》这类具有批判性电影,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引出自己对于人性的理解。哪怕一部电影只是勾起了我们某些回忆,它也是有一定价值的。以电影里某一个场景或者一句话为点,牵引出回忆的线,再由这条线带动了我们的思维,让我们温习了一遍曾经触动过心弦的场面,友情也好爱情也罢,既然能让你回忆起,说明确实触动过你,或浅或深。温故而知新,也许你再回忆起,能比从前更加释然,又或许多了一种感慨。但总归,你还是得到了新的东西,而它也将永远归属于你。
看这部影片的前半小时,我还躺在床上睡大觉,猛地醒来发现为时已晚,于是匆匆起床赶往电影院。所以说,我要感谢这部电影,若不是它,恐怕我还躺在床上,也许还在思考,今天晚上吃东西还是不吃东西,吃的话,吃什么东西这类鸡毛蒜皮却是人之常情之事。而它确实让我如沐春风,瞬间把我从现实的繁琐小事拉到了思考人生的这种高大上的层面。是的,有的人说它过于文艺,而我认为,大部分人口中所说的过于文艺不过是觉得电影太假,离现实太遥远而已。
比如电影里的猪头这一角色,为了爱情愿意放弃一切,而我们,毕竟不是生活在电影里,有多少人会像他一样?有几个人会毫不为己仅为爱情生活?仿佛他生来就是为爱奴役,向心中的爱人靠近便是他一生所求。现实中这样的人确实少之又少,但我们还是不能断定绝对没有。我们都喜欢主人公的洒脱,都渴望电影中的浪漫与美好,但我们内心总有一个声音告诉我们,这是在拍电影,生活哪有这么美好。
可是亲爱的,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不要忘了,这世上总有人,正在过着你想要的生活。”不要以为你看不到,它就不存在,他们,就是虚构的。也许世上还真有这样的人呢,谁也说不定。
或许,真有这样的一些人,过着,电影里反映的生活。但他们不是没有烦恼,没有生活的琐屑。也许他们也和我们一样,正在思考下一顿饭吃什么的问题,但这些,并不是生活的全部而已。
而我们中的一部分,重复着日复一日的生活,每天只是吃了上顿想下顿饭,以至于忘却了思考更深的东西,忘了生活的本质,只是为了生活而生活。久而久之,我们就变成了生活的奴役而非主人。一句俗不可耐的话,柴米油盐之外,总还要有些诗和远方吧。
回到文中开头提到的那段话,我们在最开始的时候,对于生活是一个模糊甚至空白的概念,逐渐地,我们用理想和艺术,用诗和远方勾勒出自己心中的伊甸园,并为之向往,努力靠近。
倘若现实中,久未提醒自己,也许就会遗忘它。一旦通过书籍绘画音乐电影的感染,就会使你重获新生。生活的方向不再被琐屑蒙灰,它们又为你擦亮了属于你的方向。
王小波说,“不相信世界就是这样,在明知道有的时候必须低头,有的人必将失去,有的东西注定不能长久的时候,依然要说,在第一千个选择之外,还有第一千零一个可能,有一扇窗等着我打开,然后有光透进来。”
我们活在现实之中,也在现实之外,我们要有这种信仰。
有的人从我们的全世界路过,我们也从某些人的世界路过。但凡是生活,总有阴晴圆缺。也许有这么一段美丽的遗憾,也是人生的必修课。
绝美的东西往往不会太圆满。从生命中消失的那些人,如同从手里飞走的一只鸽子,我们只能祝福他的飞翔,至于我们自己,可能为他的离去难过,也可能为他的飞翔高兴。到底会怎么样?
有的问题,没有答案,要问,只能拿来问岁月。所以,我们不必等待,也不必埋怨,生活自然会安排。未来怎么样,生活的手会将它的样子慢慢描绘出来,不用急。而那个,陪你细数生命的站牌,陪你到终点的人,终究会来到你的身边。
不去想太多,只要最后是你,陪我看细水长流的你,就好。
只要最后是你,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