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听在北大大学生活教育

旁听在北大(四)米价方贵 居京亦弗易⑦

2017-04-21  本文已影响41人  郑球洋

01

一封未曾付邮的信

​那时候是1924年冬,穷困潦倒之际,濒临绝望的沈从文,开始向京城知名作家写信,倾吐心声。他给当时在北大任教的郁达夫写了一封求助信。沈从文向郁达夫投寄的信,当时并没有保存下来。

可在他当时写作的其它文章中,录下了一封这样的求助函(《一封未曾付邮的信》)。信函的内容,也应当是向郁达夫倾吐的主要意思:

“A先生:在你看我信以前,我先在这里向你道歉,请原谅我!”他这样描述自己的状态:“一个人,平白无故向别一个陌生人写出许多无味的话语,妨碍了别人正经事情;有时候,还得给人以不愉快,我知道,这是一桩很不对的行为。不过,我为了求生,除了这个似乎已无第二个途径了!所以我不怕别人讨嫌,依然写了这信……”

“我很为难。因为我并不曾读过什么书,不知道如何来说明我的为人以及对于先生的希望。我是一个失业人——不,我并不失业,我简直是无业人!我无家,我是浪人——我在十三岁以前就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人了。”

02

“过去的六年,我只是这里那里无目的地流浪。我坐在这不可收拾的破烂命运之舟上,竟想不出办法去找一个一年以上的固定生活。我成了一张小而无根的浮萍,风是如何吹——风的去处,便是我的去处。湖南,四川,到处飘,我如今竟又飘到这死沉沉的沙漠北京了。”

不仅生活,“一个陌生人,在这茫茫人海中,更何处去寻找同情与爱?”他希望能寻觅到文学创作上的知音,得到鼓励与支持,同情与关爱。

因为面对的是作家,沈从文专门写道:“我以为‘能用笔写他心、同情于不幸者的人,不会拒绝这样一个小孩子’,这愚陋可笑的见解,增加了我执笔的勇气。”

可他同时又不敢抱多大希望,“先生对这事,若是懒于去理会,我觉得并无什么要紧。我希望能够像在夏天大雨中,见到一个大水泡为第二个雨点破灭了一般的不措意……”

03

郁达夫与沈从文

几位收信的作家中,唯独郁达夫给了沈从文回应——郁达夫接到信后,顶着鹅毛大雪去“窄而霉小斋”会见了向他求助却素不相识的文学青年,亲自看望了他,并把自戴的淡灰色羊毛围巾送给他——一条冬天不可或缺的围巾,还请他吃了一顿饭。

吃完饭后,郁达夫拿出五块钱结账,饭钱一共是一块七毛多,找零的数额,郁达夫全部给了沈从文,沈从文拿着钱,回到家中,感激得大哭起来。

漂母一哺救了韩信,达夫一饭也助了从文,这无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其苍凉而又温暖的一道风景。

事隔半个世纪,郁达夫的侄女郁风拜见沈从文时,沈从文依旧对这一块七毛钱念念不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