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8  本文已影响87人  劣疏

暑云散尽,月扬明辉


都说秋天月色好,的确如此。月光不像阳光般温暖,比较凄清,让人心生微寒,于是秋天就有了一丝冷清,又逢草木枯衰的物候,所以古往今来,秋是悲的。每每伤感之时,人们需要依靠,可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好友相聚并不容易。这就产生了浓浓的秋思。说到秋思,就不得不提中唐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十五夜”就是中秋夜,望着天上一轮象征着团圆的明月,这是最容易让人思念家人、思念朋友的情景,这时谁还不想大声抒发自己的思念之情呢?

“中庭地白树栖鸦”,如果我说这句诗是写月色的,你肯定觉得我在胡说,别急,让我慢慢给你分析。“中庭地白”,都已经是晚上了,地怎么还是白色的?这就是月色啊,地面上反射皎洁的月光,才显得地是白色的啊!这和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异曲同工之妙啊。写到这里,还不能凸显这月色的透亮和皎洁,于是又写“树栖鸦”,乌鸦是黑色的,可以轻松的隐藏在混沌的黑夜中,作者是如何看见的呢?与其说看见,不如说是听见的。如果晚上的月光特别亮,乌鸦或是其他鸟类就会以为是第二天的太阳升起了,纷纷振翅鸣叫,作者就是这样发现树上栖息着乌鸦的。简单的一句,不见一个“月”字,却将月色的亮和白两个特点充分的表现了出来,让我们不得不佩服诗人高超的写作技巧。

“冷露无声湿桂花”,如果说第一句写的是中秋夜晚的颜色和声音的话,那么第二句就是在写气味了。桂花是秋天的气韵,其花色淡,花型小,但它有一个最大的特点——花香浓郁。乌鸦既然在树上栖息,目光也就自然被吸引到了树上,加上树上花香气扑鼻,沁人心脾,让人忍不住去接近。走近了仔细看,桂花被露水打湿,显得那么润泽,又在露珠晶莹的衬托下略有一丝娇艳。

前两句写的是实景,更是诗人一个人在中庭徘徊的孤独。

“今夜明月人尽望”今夜月圆,全天下的人都在抬头仰望,正如苏轼的“千里共婵娟”中写的那样,虽然我们相隔千里,可举头望,都是同一轮明月。月亮虽是相同的,可愁思却不尽相同。“不知秋思落谁家”,人人的思绪都不同,那么绵绵的秋思到底会落在谁人心上呢?其实作者早就知道答案了,他对友人深深的相思不就是秋思的体现吗?可是“秋思落我家”太直白、太没有诗意,加上“不知”二字,就委婉许多了,这不正是古诗的含蓄蕴藉之美吗?妙啊!

这句还有一个妙处,这妙处就是“落”字。一个“落”字,仿佛秋思是外在的,就像月光一般洒落在人间,作者并没有刻意去思念,可看着这月亮,秋思就不经意间在心头萌发。轻微一点,点出了秋思的空灵幻妙。这就是诗人的“匠心”呐!这就是“炼”字啊!我不禁想到贾岛的“推敲”,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落”字,让整首诗情深婉转,意蕴绵长。

如果说除了思念外这首诗还能给我们什么启示的话,那应该就是“匠心精神”了。将你惊艳的每一个字,都是诗人潜心反复琢磨的结果。大千世界,急功近利者多矣,我于是又想到一个画家的故事:一个年轻画家在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画家时问道“先生,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需要10分钟,而卖出去却需要一年?”老画家说“如果你用一年画一幅画,那么它卖出去只需要10分钟。”

匠心是珍贵的,它是一种待事认真的态度,如果你把每一天过好,每件事都认真去做,那你就活出了自己的匠心,在老去后也不必为一生匆匆潦草、碌碌无为而后悔。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