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只属于未来,不属于过去
我和孩子沟通的时候陷入了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总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孩子。
比如我不让他干啥,他非但不听,反而抱有幻想。
越是想告诉他这个不行,那个不行,他就越是要偷偷的试试。
冰心说过“大人的思维是一个俯视视角,而孩子思维却是一个仰视的角度。”
大人用自己的经历和过往来教育孩子,本身是一件不公平的事。
除非你和孩子一样平视这个问题。
就像我小时候总觉得妈妈给买的鞋丑,会被别人看不起。
但我妈觉的鞋只要舒服,不脏就可以了。
两个人想法不在一个平面上的时候,孩子就会生出父母所以为的叛逆。
我就是这样,总会把妈妈买的我认为不好看的鞋偷偷的弄坏,有一次我在地上打磨球鞋的时候被发现了,然后被老妈仔细的打磨了一顿。
如何把自己的思维降低到和孩子一样的程度,绝对取决于我是否愿意认真听孩子想说什么,看他愿意做什么,是否真正的知道孩子到底需要什么。
遗憾的事我摆脱不了成年人固有的思维模式,往往和儿子产生冲突。
我还发现,给儿子做忆苦思甜教育的失败,主要责任在我,没有做到言传身教。
不注意保存食物,隔了夜就扔掉,吃不完也扔掉,扔掉后也不注意放好给楼下的流浪猫狗吃……
我教育孩子要勤俭节约的时候总被他怼的哑口无言。
这小子常说的是“现在不是你们那个年代了,你自己吃不完都会扔掉”每次都把我气的高血压。
最难受的是他的世界没有同比和环比,也就是不能拿他做任何方面的比较。
只要我一开口谁谁家孩子如何如何,这小子立马开启复仇者联盟模式。
搞不好是一场孩子的控诉大会。
你说孩子不就是用来比较的么?要不然做父母的虚荣心在哪里。
说完这话我爸结结实实的喷了我一上午。
“要是孩子也比较父母的时候我看你拿什么给你儿子充门面,就凭你那辆破车?”
我深刻检讨自己在教育中的失败。
结合了多种方法和心理疏导,最后发现,想让他高兴,只要把手机给他开启游戏模式。
我小时候就看什么《哈佛女孩刘亦婷》,在那个年代真的很出名。
只不过心态是截然相反。
那时候我做梦都想有刘亦婷那样的爸妈,现在自己有孩子了又忍不住想自己的孩子像刘亦婷。
大多时候都在焦虑中度过,担心教育不好孩子,孩子成不了材,会走我的老路,未来不幸福。
尤其是最近很多讲“鸡娃”如何补习,如何快人一步的故事。
想的总是别人会比儿子快,比他懂得更多。
但儿子却完全没有这种意识,你看,皇帝不急太监急,然后结结实实的揍他一顿。
说实话做父母我也是头一次,恨不得把最好的给他,把我受过的所有苦难都让他看见,以此来避免他未来的磕磕绊绊。
可总是收效甚微。
直到我听见这句话“我们只能保护孩子的身体,却不能保护他的灵魂,你能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但是你永远不要让他们变得像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倒退,时间也不会在过去停留。”
我才明白,教育孩子的时候也是教育自己,从某一种程度上来说我和儿子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
更不是用来完成我的遗憾而用爱来逼迫他的武器。
他一定会比我认识的更深,走的更远。
他借助我们的身体来到这个世界上,只需要我们的爱和言传身教,爱是保护,言传身教却不是对他,是我的日常中和任何人说的每一句话,对任何人做的每一件事。
想通了这点,我放下手里的扫把。看着浪费的食物,穿了一天就不爱穿的衣服,我决定用爱来感化他。
也改正自己的错误,在他下次考不及格的时候,争取不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