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书心得
第五十七回
宝玉自小和姐妹们一起长大,动作亲昵惯了。
他见紫鹃穿着薄棉袄,就伸手摸了摸厚薄,特意嘱咐她,穿得太单薄,在风口里吹着,当心生病。
紫鹃忙拉开距离,告诫他,一年比一年大了,不要再像小时候那样没有界限,有那些口舌生非之人乱嚼舌根,传出话来说不清,黛玉都嘱咐不要和他走太近了。
一席话犹如一盆冷水,让宝玉失魂落魄,坐在树下发起了呆。
宝玉生来一副热心肠,没想到大了,礼教束缚住大家,畏人言怕是非,都和他生分起来,姐姐妹妹们也终有曲终人散的一天,他满腹心酸。
宝玉一生喜欢相聚,最怕别离,他对身边的人都有满腔的依恋。
这点黛玉恰好相反,黛玉觉得若终有分离的一天,不如不聚,所以黛玉不喜欢聚,反喜欢独处。从开初,黛玉对人世就有着超越世俗的冷情。
紫鹃虽是贾家的家生子,但自服侍黛玉后,与黛玉情深的不愿分开,甚至超过了黛玉带来的丫鬟雪雁。这份小姐与丫鬟之间的感情也纯粹的动人。
黛玉的心事紫鹃明白,黛玉的处境,她更看得清楚,同时她也忧心自己将来的处境。
紫鹃看宝玉在那儿独自垂泪,就想来试他一试。故意说黛玉毕竟是林家的女儿,虽父母不在了,但族里必还有亲眷,到了嫁人的时候,明年林家会遣人来接黛玉回苏州。
这个消息更如五雷轰顶,砸晕了宝玉。一直到晴雯将他带回怡红院,都没有回神,如傻了一般。这可了不得,贾府上下都惊动了。
宝玉一见紫鹃就不松手,只以为抓着她黛玉就走不了。听见姓林的来就以为是黛玉家人来了,连命人打出去;看着模型船就以为是接黛玉的船到了,必须要抱在怀里,深怕不留神船接着黛玉开走了。青春期男孩的傻气、深情甚为传神。
各种小心害怕让人哭笑不得,又心疼万分。贾母、紫鹃也连连保证林家再无人了,林妹妹不会走。
疯言疯语吐露的都是宝玉的真心,在场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但都装作不知、不说破,只说他兄妹二人从小一处长大,情分难舍,实乃寻常。
其实宝玉也可怜,身边的长辈,谁不精明,会不知他的心事?平时再宠他,遇到和家族利益相关的大事,他却不能自主。
黛玉也一样,在这个层面上,他们是同类人,互相抱团取暖,引为知己。
这算是时代的悲哀,还是人物的悲哀?人设生长环境注定他的性格,进而注定命运?
宝玉的一生也像是浮萍一样,没处生根。他靠着身边人的宠爱而生,而活,也带给众人快乐。但他始终像没开窍似的,活得混混沌沌,不知路的尽头在何方?
周围长辈们的安排,他是看不清,还是无力摆脱?复杂、纠结和人物性格千丝万缕缠绕一起,终成了石头的一生。
这一回还有一件大事。
薛姨妈看邢岫烟“端雅稳重,是个钗荆裙布的女儿”,想说来做自己儿媳。但薛蟠的习性行为,又恐糟蹋了人家的女儿,就想说与薛蝌。
岫烟的知书达理、大方得体、不矫揉造作,薛姨妈等也是看在眼里的,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的。
很快,由贾母作保,各方都满意,达成了蝌、岫二人的婚约。其实,岫烟之所以也看好这门婚姻,是先看好了宝钗,进而看好薛蝌。
说来奇怪,宝钗、岫烟二人一见投缘,也许她二人就是属于那种同频的人,互相惺惺相惜。一个愿做妹妹听姐姐教导,一个愿当姐姐随时关照提点妹妹。
岫烟出生不仅贫寒,还摊上一对糟糕的父母,来投靠的邢夫人也是面子情,并非真心疼爱,宝钗对她很早就有一份同情。
宝钗一直扮演着一位知心大姐姐的角色,也许在与宝玉的婚姻,还有其他一些事上,她有自己的私心,但不能抹杀她平素对人的体贴关照。在与自己的利益没有冲突的时候,她是个体贴细致的姐姐。
宝钗对待岫烟就像一个闺中密友一般,她这个凤姐评说“一问摇头三不知”的人,竟然主动开口询问岫烟,提点她生活方面的细节,可见一岫烟生活的艰难,二其人品连宝钗都认同。人与人的缘分就是这么妙不可言。
宝钗小时候爸爸去世,哥哥又不成器,很早她就当家了。她既是妈妈的贴心棉袄,又是家里的主心骨。世道的艰难她看得多也细致得多,所以对人有更多的同情与怜悯。
宝钗看到岫烟带着的玉佩,引出了探春的有心。原来,探春发现姐姐妹妹们都有玉佩,独岫烟没有,怕她被人耻笑,就送了一块给岫烟。探春也是个感想敢为的巾帼不让须眉之人。
曹公笔下女儿真是各个不同,生动异常。
宝钗、黛玉、湘云知道岫烟的惨淡境遇,黛玉觉得“兔死狐悲,物伤其类”,掬一把同情泪;湘云跳起来就要去打人,有股子江湖侠气;宝钗却理性的权衡轻重,分析利弊。四个女子性情各不相同,各有其特色。曹公笔下的人物都是活的。
年少时的情谊最动人,也最令人怀念,几个闺中密友,惺惺相惜,抛开了情情爱爱的纠葛,那段难忘的时光,也是一段青葱般懵懂又真挚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