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心理学博士眼中“幸福”的模样
“你叫什么?”
“杨红旗啊,刚才你问我什么?”
“什么叫幸福?”
“幸福啊?”
“嗯,你怎么看?“
“幸福,那就是,我饿了,看别人手里拿个肉包子,那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别人穿了一件厚棉袄,他就比我幸福;我想上茅房,就一个坑,你蹲那了,你就比我幸福。”
旁人笑。
“可笑吗?没上过茅房啊······”
幸福感的研究是如今心理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对于人的一生什么才是幸福?什么才是值得一直追求的?
上面一开始引用的对话反映的是幸福感源于比较,比别人好就让人感到幸福。这已经是积极心理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结论了。此外,在我的想法中,幸福是期待和失落、追求和得不到之间距离,那是一种相对的、主观的东西,所谓“主观幸福感”。也许我们可以用心理物理学的方法来进行实验研究,甚至做出一个函数来,类似于心理物理学中的阈限研究――如果能做出人的幸福感阈限就棒了――但我也相信其间的个体差异一定是很大的。
影片《求求你,表扬我》中的老父亲杨胜利的追求是满墙的奖状,他甚至要求儿子杨红旗也应该有奖状、表扬,否则死不瞑目;儿子杨红旗的追求是被报纸表扬一回,以满足父亲的愿望,因为他要当个孝子;记者古国歌的追求是新闻的真实和价值,因为他是个名记者;他女朋友刑警米依追求的是男友的真诚可靠,甚至不惜动用刑侦手段对付古国歌;被流氓侵犯的女大学生欧阳花追求的是自己的名节,自己未来的绝对安全比感恩更重要;报社主编追求的是新闻的轰动效应和得奖;村支书追求的是自己的功绩能被媒体宣传······所有人的烦恼和满足都与追求的得着和失落有关。
而那些欲望交织碰撞,相互满足或者相互不满足,以至于古国歌最后非常困惑,甚至因实在想不明白而辞了职并与女友分手:“这件事让我都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了,那我怎么能继续做下去?!”(原句记不真切了,意思大抵如此吧)。
幸福关乎对错吗?
幸福不关乎对错吗?
这也是一个要命的问题。在当今中国,个人中心大行其道了,传统价值观的崩溃使得追求可以不择手段了。“发展是硬道理”,我要发展,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发展确实让人强大,但极度的追求之后,世界又会怎样?如果强大没有好的方向,强大将更为危险。
出国内和我在上海外国语学院一起进修英语、现在在美国访学的一位学医科的副教授上网看了我的专栏后,对我说,我不喜欢看你那些文章,那都是文人的调调。我猜他也会这么说。他的专业研究之一是培养那些专业实验用的小白鼠。他一定觉得那些小老鼠才更有意思点,能给他带来课题经费和房款,在那里酸酸地讨论那些抽象的生活理念又有什么意思?
可惜,我做的是心理咨询。
当我们面对那些在人生路上遇到挫折心结难解的当事人时,这些问题和思考是我们绕也绕不开的坎。我们即使不自问,他们也会问我们,尽管我们说实在也不见得比他们明白多少。
有些人幸福,是因为他们从来都不想这些问题,或者他们还没有遇到逼他们去想这些问题的处境。也好,祝他们幸运到永远都不必去想。
这也是一种活法。
有人采访导演黄建新,他对自己作品的诠释之一是觉得在如今的现实生活中,“实用主义已经代替了理想主义”。对于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实用主义者的幸福观与理想主义者的幸福观定有一番交战。
激战,在我们的心灵深处。
文章选自 心理咨询师的智慧系列《叶落有声》(有删节);作者:叶斌;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2010年第1版
叶斌博士简介
心理学博士
首批注册心理师/督导师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
上海市心理卫生学会理事
华东师范大学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总监
中国最早的EAP专家之一
本人有长达二十多年的心理咨询和相关专业培训的经验,擅长团体心理咨询、治疗和训练,主攻青少年心理、人际关系和情绪问题的心理辅导,在企业心理培训、人事测评和员工心理援助领域也有丰富的经验。
擅长课程包括情绪管理、职业压力处理、管理沟通、自我探索、洞察力培养、团队建设等。
生命是如此奇妙,我们心怀感恩,跟追叶斌老师阐释过往,点燃生命,【成为完整的自己】叶斌博士完形(格式塔)个人成长体验工作坊 正在报名中,帮你察觉自己,解决人际冲突,活在当下,成为更好的自己。2018年5月10日--13日,由【亚洲体验教育引导者协会】举办,咨询电话:15724025178(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