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通鉴小说天地美食

老子|第77章 圣人有余以奉天下

2023-06-24  本文已影响0人  龙门村夫

【第77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之道,对万物都是平等对待的。这就像安装弓弦一样,必须安装在弓两头相等的地方,高的一端要压低一点,低的一端要抬高一点;弓弦长了就剪短一些,短了就补长一些。只有这样,射出去的箭才能准确地命中目标。所以说,大自然的规律就是这样,把有余的减一减,去补给不足的。土高为丘,土低为洼,大自然通过水流或气流,把高的冲走或吹走,去填平低洼。

但是,人世间却不是这样,人类的私利性决定了人与人之间不可能是平等的,而必然存在竞争与争斗。当利益集团上台以后,却是通过制定规则,减损不足的去奉献给有余的。百姓绝大多数是贫穷的,统治阶级却要通过税收的方式来维持他们的奢靡生活。

在老子看来,这都是不符合大道的做法。那么,谁能做到把多余的财富分给财富不足的天下人?那只有懂得大道的人了,也只有圣人了。圣人帮助了万物却不求他们的回报,功成而不居功,他们不愿意彰显、表现自己的恩德。

但是,这样的圣人实在少之又少,只能存在古老的传说里,存在于老子的大道里,存在于后世产生的道教的虚幻里。

在庄子那里,圣人是不屑于治理国家的,也并没有主张圣人来治理百姓,并使之生活得更好。在他们看来,“予无所用天下为”(《庄子·逍遥游》),天下对他们来说没什么用处,“孰肯以物为事”(《庄子·逍遥游》),圣人又怎么肯把世务当成一回事。虽然世人把老子、庄子的思想都归为道家思想,但实际上两者有很大差别,这一点,在《庄子·天下》中有清楚地描述。

在庄子学派看来,诸子百家中,也只有墨家大概在奉行这样的理念。墨家学派“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不晖于数度,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他们奢侈误导后世,不浪费万物,不宣扬天命,用规矩自我约束,为社会的急难储备积累。墨子称道说:“从前禹治理洪水,疏异江河而沟通四夷九州,大河三百,支流三千,小河无数。禹亲自持筐操铲劳作,汇合天下的河川,辛苦得连腿上的汗毛都磨光了,风里来雨里去,终于安定了天下。禹是大圣人,为了天下还如此劳苦。”从而使后世的墨者,多用兽皮粗布为衣,穿着木屐草鞋,白天黑夜都不休息,以自苦为准则,并说:“不能这样,就不是禹之道,不足以称为墨者。”(《庄子·天下》)而这样的做法,终于没有能够传承下来,墨家思想也很少再有人去实践。

统治者很少照着老子的思想去做,如果我们把某些个人的行为归类于“功成而不处”,范蠡、张良可以算两个例子。

范蠡是春秋末期越国的相国、上将军,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兴越灭吴,后隐去。范蠡虽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文武双全。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之后被拜为上大夫、相国,辅佐越勾践。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成就霸业,又被封为上将军。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后定居于宋国陶朱,自号“陶朱公”,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张良是秦末汉初杰出谋臣,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张良体弱多病,不曾单独领兵,常作为谋臣,时时跟从在刘邦身边,曾力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季父项伯,使得刘邦顺利脱身。凭借出色的智谋,协助汉王刘邦赢得楚汉之争,建立大汉王朝,被册封为留侯。张良精通黄老之道,不恋权位,晚年随赤松子云游四海,汉高后二年去世,谥号文成。汉高祖刘邦曾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史记·高祖本纪》)

老子说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不欲见贤”,其意在整部《老子》中是多处可见的,也是老子的主要思想之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