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教育婚姻育儿

破除育儿执念,和你一起成长——读《三五锄故事》

2017-08-30  本文已影响72人  唯水忆音
在幼儿园和你一起长:三五锄故事

「三五锄」是一个幼儿园的名字,关于这个奇怪名字的由来,作者说:「孩子如幼苗,仰天地之灵气而自然成长,所倚人力,只需寥寥几锄,是以取名“三五锄”。」

这本名为育儿书,其实占更多篇幅的是作者创办幼儿园的心路历程和自我剖析。读这本书时,触动我的常常并不是她的育儿理念,而是她对自己执念的清醒认识和反思。

执念一:「这是我的贪念,还是孩子必不可少的成长需求?」

作者一开始构想中的幼儿园「务必要在海边别墅中,在独门独院的山海之间」,要让孩子们「经历童话一样的童年」。而当她开始四处筹钱时,很快便受到了现实的重重打击——没钱。她渐渐意识到自己的雄心壮志更多只是一种自我陶醉、贪心自大,而投资人看透了这一点,纷纷离她而去。

我们总是不惜代价地希望给自己孩子最好的,却很少反思这是否只是出于自己的贪念、跟风、攀比心。意识到自己有这样的心理并不难,难的是克服这些诱惑。如果像作者那样真的遇到障碍倒也罢了,但往往在可以负担的情况下妈妈们就会陷入不可自拔的地步。最近在研究学校,扪心自问,考虑孩子的成长需求而拒绝名校的诱惑,绝不是一个轻松的决定。

执念二:「“我”是对的、是先进的,而“你”是落后的、是错的。」

作者谈到她对于新教育理论的态度:「在“一定要施行新教育”的那部分父母群体中,新的评价体系正以惊人的速度得到确立,比如“N岁前务必母乳”“绝不能和孩子说‘不'”“与孩子分离是有罪的”“让祖父母带孩子就是把孩子推入火坑”“进公立幼儿园是对孩子的荼毒”……此等过于绝对的育儿论断,全部披上“某某理论”的外衣,粉墨登场,混进新教育体系之中。……许多进入这一体系的人,会不可避免地受到伤害,因为他们不能持续母乳、不能永不说“不”、不能全天候亲子,或者得进公立幼儿园、得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新生父母在新教育体系下既欢呼雀跃,又动辄得咎。」

因为相信有科学依据的育儿理论,曾因做不到科学育儿的要求而感到巨大的挫败感,同时也曾将种种问题归咎于家中其他人的「不科学」养育。在这些挫败感的折磨下,我也开始认识到,科学育儿同样是一种执念。每个人都试图利用「科学」这个词,把自己的立场和某个宏大、不容驳斥、永远正确的理论相挂钩,坚持自己的教育理论的权威。然而事实上,即便不提科学育儿理论自身的不断更新,我们也不可能让孩子生活在完全无错的养育环境里,让他百分百符合人类科学发展的图谱。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接纳孩子当下的现实,和他一起承担错误,一起等待成长。

执念三:「怎么可能有人比我对你更好呢?」

某些时刻,尤其是在自己付出大量心力的时候,常会感到一种盲目的自信,相信自己的做法才是对孩子最好的,这时就会对其他养育者的不同做法生出苛刻的挑剔来。像作者所说,「养育孩子是容易令人沉醉的致幻剂。某些人的一生,是经由你一手塑造的——这是多么崇高的成就啊。很难有人能一直清醒地抵抗它。」然而,这并不是对孩子的爱,而是对他的控制欲,希望包办他的生活。

执念四:「更好的教育就一定有更令人羡慕的未来。」

虽然觉得不应该对孩子未来的学业成绩有太高的期望,但有时也会想,如果花费高昂的学费教育出来的孩子将来连父母毕业的大学都考不上,怎么办?正如作者所说,「我们这些新手爸爸妈妈们,并非全然舍弃对“教育投资”回报率的幻想,只不过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把原本零存零取的“活期存款”攒起来等着长线收益罢了。可这有什么区别呢?同样以“我孩子一定比别的孩子强”为目的的不同教育形式,又有什么资格对另一派嗤之以鼻呢?」

希望孩子将来有所成就的想法不可避免,但应该分清「我的孩子接受更‘对'的教育,肯定要有更‘对'的未来」之偏执与「无论未来怎么样,都和孩子们一起走这条路」之坚持。


这本书既然记录了作者草创幼儿园的经历,除了育儿方面,也涉及到创业团队管理和人际沟通的反思。

创业之初,作者疏于团队成员之间的真正结盟,而只是基于育儿的「妈妈式友谊」。这种妈妈式友谊中蕴含着深刻的隐患,即:双方迟迟没有走出既定社会身份与外部情感,并未以自己的本来面目实现真实结盟。这种仅仅以育儿为基础的友谊,很有可能会因由育儿过程中的许多琐碎的小问题走向分崩离析。尤其是在创业初期,成员很可能因为理念不合而分道扬镳。

另一方面,三五锄幼儿园的始创成员中的每个人都抱着良好的愿望加入进来,却在沟通上出了问题,导致两个大人在幼儿园的小朋友面前大打出手。作者感到困惑,因由投契关系而组成的团队要怎么进行深入沟通?是否要引入有层级、有指令、有期限、有要求,甚至是有指责、有出局的「企业化管理」?这是人情与规则的交锋,也是很多创业团队不可避免的问题。

作者还发现,现今的父母在亲子关系中都愿意学习如何跟孩子沟通的理论,如正面管教、非暴力沟通等等,但这些沟通技巧和人际关系的理论并不经常被人们延伸到其他人际社交领域。很多人只愿意和孩子缔结良性的交流模式,在和旁人沟通时,依然保持之前简单粗暴,有时略显执拗的态度。其实,这也是父母自我成长的机会,藉由与孩子的交流培养自己的耐心、同理心,学习如何与父母、家人和其他成年人更顺畅的沟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