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3阅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有感

2023-06-22  本文已影响0人  丹_4308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以小说的形式向我们展示着一个个心理学知识。发现自己,觉察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感受自己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苍鹭医生一次次的耐心聆听,与智慧引导下,蛤蟆先生逐渐由儿童自我状态中跳脱出来,走向了自我成长的道路,开始向成人状态转变。书中的蛤蟆先生由“不太好”到“轻松自在”,与其说是苍鹭医生的功劳,倒不如说是蛤蟆自己的选择和坚持。从初见咨询师时决定为自己而来,而不是为取悦朋友而咨询开始,蛤蟆便自主的走上了自我探索之路、

      回顾自己从19年在迷茫中接触“觉察”一词开始,便逐渐和孩子一起成长,学着认识自己的情绪,感受喜怒哀恶惧在我身体内的转换。逐渐学着看见、接纳自己以及孩子的情绪,并学着与他们和解。如今看到书中所提到的“情绪温度计”,才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自测自己的情绪值。而情绪这一最直观的表达,背后总有深层次的原因相随,那就是原生家庭。

      我们近期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而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治愈。这妥妥为年轻的父母制造了无限的焦虑,唯恐自己稍有不慎会对孩子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也为一大批年轻人寻找到了持续巨婴的理由,都是父母把我养成了这样。于是乎,一旦孩子出现了问题,无数的观众都会唏嘘:这背后一定有一个问题家长。而本书中却给了我们一个出口,纵使“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会伴随我们一生,但是我们依然可以自主选择“成人状态”,为我们自己的行为负责。

      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出身,无法选择我们拥有怎样的父母,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去生活,如何去创造自己的未来。摆脱依赖的过程是痛苦的,需要我们主动选择的坚定与勇敢,独立的状态是美好的,需要在不断的自我理解中完成。就如学习过程中的回环往复,也是我们必须看到的真相。

        作为一名班主任,在校期间除了教授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外,更应该教会的是学生们看待自己、世界和他人的态度。而在授予学生一碗水的同时我们首先要拥有的一桶水,而这一桶水就取自于生活中的体验。曾经的我们也没有经过专业的指导,没有受到过“苍鹭医生”的关怀,但我们可以在不断的学习中感知自我,学着理解学生。学着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担心犯错”,学着理解学生释放愤怒与不满时的拖延,学着理解“亲其师,信其道”的真正内涵。

        关爱他人的前提是会关爱自己,会呵护他人的前提是会呵护自己。学着了解自己的情绪,管理自己的情绪,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轻率地行为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学会理解、回应自己和他人的情感,不断建立自己与世界的良好关系。做独立的、独特的、与众不同的自己。引导学生和周围的家人,不断成为更加幸福的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