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规划】你是不是也“没财可理”?
这是小影子为粉丝做的第8份理财规划。
情况介绍:
小G,是一家四口,有两个宝宝,一个2岁多,一个不到1岁。
无存款,欠外债2万元。
小G收入1000元/月,丈夫自己做生意,刚起步,收入不定。
家庭支出主要靠双方父母补贴,丈夫收入用于偿还外债,小G的收入用于孩子的开销以及一些夫妻俩的一些人情往来。
理财目标:
买一套120㎡的房子。
财务健康体检
从简单的描述就可以看出,小G家的财务状况是比较让人忧心的——他们的收入甚至不够支付小家的生活,还需要靠长辈补贴。小G家的问题,也比较明显:
1.缺乏理财意识
小G给我财务状况说明的速度很快,但是非常简单。
小G最后的总结是:没财可理。
很多人提到理财,会说:“没钱理什么财?”或者“等我有钱了再理财吧!”
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理财,理的是你的收入、支出和结余。有句老话: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生活中的这种“算计”,实际上也是在理财。
咱们爸爸妈妈这一辈,大多之前几十年收入都不高,也没有人告诉他们“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现在也可能不懂什么P2P、信托。但是他们大多数人实际一直在理财,比如妈妈的手账本,那就是理财最基本的——记账;快年底了,妈妈可能会算算过年要买的菜肉、包的红包,看看年终奖够不够,这就是记账的进阶版——做预算;再到奋斗了几十年,小有积蓄,是否要买个二套收租,这就是最朴实的一种投资决策。
没钱,正是你不理财造成的结果,越是觉得自己没钱,才越是要学习理财。
2.收入低
小G说自己在四线城市,但是交流之后发现,应该算是十八线小县城、不过,即使如此,小G的收入,也几乎是当地最低的一档了。小G说,等孩子大一点,自己想换个城市去发展,谋求更高的收入。
3.花光积蓄创业
小G的丈夫刚开始创业一年,自己经营一份生意,目前的情况是看季节,旺季有盈利,淡季勉强支撑。一年多的时间里,丈夫还了部分的负债,作为经营新手,也算不错的成绩。
但是,小G夫妇在创业初期应该就几乎投入了所有的积蓄(如果有的话),中途还为了生意需要,负债买车。以至于即使有父母负担生活开支,依然是“年光”的状态。作为两个孩子的父母,已经是应该承担起家庭责任的年纪,这样倾家荡产的创业方式,从家庭角度来看,是不合适的。
从家庭资产的保值增值来看,除非是用于救命,不然任何时候都应该留一部分现金作为“备用金”,用于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预测财务目标达成缺口
小G的理财目标是在当地买一套120㎡的房子,当地目前房价4200元/㎡。
假设,小G需支付20%首付,即10.08万元,再加上税费,差不多11万元,后续还需要装修,假设需10万元。那么总共需要21万。按照小G夫妻目前收入情况,差不多是年收入2万元,不吃不喝需要10年。
不过,小G真的需要在当地买房子么?
小G目前跟公婆还有丈夫的哥嫂同住。小洋楼,并不算拥挤,买房更多是出于心理上的需求,就是想有套自己的房子。
首先,小G目前是有房子住的,小县城,另外买的房子也是差不多地段,不存在“刚需”。
其次,小G当地是个贫困县,工资不高,意味着外来人口不多,人口很可能还是净流出的,房子没有市场,即使看着价格不便宜,想卖却未必能找到人接盘。房子不紧俏的城市里,大多数人更喜欢买一手房,也不会有很多人租房。
自住没需求,投资没前途,更何况小G几年后还打算去外地工作,在老家买房,非常鸡肋——很可能的结果是:首付花了10多万,每月要还房贷,但是房子却闲置着,不产生收益。
理财处方
总的来说,小G想要买房,不论是在老家,还是以后在省会,所需的金额都不是他们夫妻目前能够承担的,唯一的途径就是提升收入。
小G目前的工作,是比较低端的,几乎是当地最低收入的一档,而她过两年想要去大城市工作。大城市机会多,但是竞争也更激烈,提升自己的能力,在未来去大城市的时候会更有底气。
首先,小G要考虑一下,自己目前的岗位是否有前途,是否想要在这个行业里长期发展,或者,选定另一个认为更适合自己也更有发展的目标行业。
然后,通过网络、亲戚朋友等,去了解目标行业目标岗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自我培训,不管是学历、技能、还是一些证书,现在都可以开始学习了。
同时,合理安排小家的收支也是必要的。小G的小家庭开支不大,虽然他们目前收入不高,但是依然可以每月结余一部分,作为“强制储蓄”。
建议:每月拿出200元,100元进行基金定投,压力不会很大,同时短期内也不会用这笔钱;100元购买余额宝、理财通之类的T+0货币基金,慢慢积累自己的“备用金”,急用钱的时候也能应付一下。如果将来收入增加了,也可以适当提高这两者的金额。
请记住,理财不是等到“有钱”才进行的,而是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理财也不是单单是让“钱生钱”的投资活动,而是让生活更好的一项基本技能。我希望大家都能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