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职场上走过的坑,请你一定记得绕过去!【给职场小白的话】
01
学校里教的,真的和工作不一样!
学校,如何定义?
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的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
有计划、有组织,说明学校的教学千篇一律。
你想在里面独占鳌头,或者成为与众不同,这很难。
系统的教育活动,说明学校教的东西都是一套完备的内容。
如果是完备的,那么你知道,别人也都知道,你并有什么优势。
当不完备,市场不饱和,人们都还不知道的时候,你知道,你会,你才会有高价值。
那么学校里的教学,意义何在?
教你知识,教你方法,教你做人。
我个人认为,学生在学校里最关键是培养自己正确的三观认识。
因为,无论是知识,还是能力,甚至是你的眼界,这些都可以步入职场后,你再努力得到或达到。
唯独,三观的建设,工作的时候,没有人会教你这个。
上班的时候,老板只关心你能为公司创造多少价值。而你,起早贪黑的工作都还来不及呢,谁关心育人的问题?
那么,工作呢?
我相信,即使你目标非常明确的写了高考志愿,被录取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你走出象牙塔,开始找工作的时候,你都还是迷茫的。
那就更不用说,志愿填错的,大学资历不够好的,当学生的时候没好好学的了。
面试的时候,招聘的HR问你最多的就是,你做过什么项目?你的角色是什么?你都做了什么?有什么成果?
保守估计70%的人答不出来个所以然。
我记得当初我的学长跟我说,即使没有项目,你也去自己在网上根据教程,做一个。做出来一个,你就有的说了。
这说明了什么?
企业想要的人,是不用培养,可以直接上岗的人。
了解你的项目经验,至少可以看出,你有一定的实战操作经验,懂得一整套的工作流程,而且能够上手做些什么。
同样一起毕业的同学,A同学有项目经验,但是成绩不理想;B同学没有项目经验,但是学习成绩很好。
在只能二选一的情况下,大多数的HR根据以上的信息,会选择A同学。因为培养的成本小。
虽然,我才毕业1年,但这1年的职场生活告诉我,学校是学校,工作是工作。学校是生活,成长,快乐的;工作是经济基础,必要的,焦虑的。
如果你一开始就奔着要赚钱去的,一定得增强自己的项目经验。
如果你就是享受,那么就好好享受吧,反正工作了,那些你自然也就有了,只是时间问题。
02
知识《能力《眼界
知识,最基础的。
知识的获取无处不在。学校,网页,各种教学资源。
当你的知识储备和其他人的知识储备开始有较大差异的时候,你就取得了优势。
这就像在学校里,考试结果出来了,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就得多少分。得分最多的同学就能有各种福利,奖学金,研究生推荐,免考等等。
现在这个时代,知识开始贩售。
得到,在行,分答,等等。你付费了,才能得到知识。
这类知识,是属于较为稀缺的资源。
但是,这不代表是有价值的。
记住,最有价值的知识,一定是每个人都必须要学的东西。
这里衍生出一个问题,要不要付费买呢?
这时候,反问自己一句,买了有用吗?
买到了这个知识,这个回答,马上就会用得到,还是以后能给自己带了多大的好处?
权衡以后,再决定。
能力,升职加薪的筹码。
一个单一,机械,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即使你离职了,对于公司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十年之后,说不准,人工智能都能完成了。
在一家公司的同事之间,知识储备量是相近的。
能让上级做出谁升职,谁加薪的评判的标准,就是谁的能力强。
能力,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素质。
举个例子,我刚入职的3天,我的领导给我和同期的同事布置了一项任务:关注200个跟公司有关的公众号。
我当然没想过要200个号都关注,偷工减料还是有的。但是我看出来这个任务的本质任务——了解行业,了解竞品,了解公众号,思考怎么做公司的公众号。
于是,我做了一个表格,我把200个公众号,按照属性分为,行业媒体,大众媒体,竞品公司,行业大咖个人IP,公司的目标用户可能关注的异业号。每个号的特点,优缺点,归纳总结。结合公司公众号的情况,给予修改意见。总结行业特性,竞品特性,自己公司的优缺点,提出运营公司公众号的建议。
另外一个同学,他也没有关注200个,也是大致的看了一下。然后用WORD整理了他的心得。这些心得,我即使没关注,我都写得出来。
结果,他工作了不到一个月就离开了,我依然坚挺,试用期不到3个月就提前转正还加薪了2K。
从上述的例子上,可以看出来,当面对同一个任务的时候,能力的差异就通过最终的结果,很快体现出来了。
最最明显的例子,听到烂的例子,“为什么你可以,我不可以。”
没戳破你,你还真以为自己是不够努力啊,你就是能力不足啊。
那能力不足怎么办?
勤快一点,多思多学多做,在实践中磨合锻炼起来,你的能力就自然会提升了。
关键就是,锻炼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用最优的路径解决问题,达成最优的结果。
眼界,决定你的高度。
眼界广者其成就必大,眼界狭者其作为必小。
当你连知识都还没储备好,能力还不够的时候,你就别想眼界的事情了。
有句话我非常欣赏:我已经看过最好了的,你不能让我假装没看过。
当初我的辅导员曾经开我玩笑,说我在大学里接触的人都非常厉害,所以都看不中意班级里的男生,以至于成为了孤家寡人。
仔细想想,是这么一回事。
小地方长大的孩子,他能见过最厉害的人就是学校里的老师了。而大城市长大的孩子,名画在他们眼里都是稀松平常。
我记得在大学里,有个职业规划的会议让我出席说几句。当谈到各自梦想的时候,有个小姑娘说,我的梦想是在武汉买栋房。大家都笑了。没见过这么务实的梦想。再问清楚一点,那个小姑娘说,他们家只有她一个人是大学生,村里也只出了她一个大学生。她考上大学的时候,村里人摆席庆祝。她在武汉买房,是他们村里人觉得最成功的一件事。
每个人的眼界有限,所以选择的生活方式也有差别。
朝九晚五的工作,闲暇的时候还能去境外旅游,这好像非常幸福了;有的女生做上了全职太太,相夫教子觉得特别有成就感;但是也有人,兜里揣着10块钱,也要放着PPT说给我融资吧,我要创业。
眼界这种东西,随心。练不成的。
只有你去体验生活,探索生命的过程中,你有了一个一次难忘的经历,而这个经历足以让你开拓了你的心界,让你拥有了向人生更高峰攀登的愿想时,这调动起了你的主观能动性去自我提升,那时你的人生格局才会被慢慢打开。
其实心之所及,才是眼界的本质!
可关注我个人微信号:janelovemayday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