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孙子兵法《地形篇》1
通读《地形篇》,认为整篇文章的“文眼”是:“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更进一步,在“知”这个层面可以分为两步:
1、知己知彼: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
2、知天知地: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
回到现实的应用场景:在做“庙算”,在评估竞争形势,制定战略战术的时候,我们不仅仅要知道自己和竞争对手的信息,同等重要的是我们还要知道整个宏观的生存环境、生态环境(天地)的信息和变化。因为我们最终的任何计划、行动、资源的投入都要落实到具体的时空环境。因此任何不同地域的时空环境对于竞争参与者而言都是一个重要的局限条件。
首先,要做到对时空环境的了解,以避免自己在竞争的过程中先被环境淘汰,避免自己掉到“坑”里。
第二,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利用各种时空环境、包括地形、地势、天气等等因素,使之成为我们自己的力量倍增器。
举例:战国时期著名的“长平之战”,据史书记载以白起坑杀40万赵卒,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参战兵力: 赵国45万 秦国55万
参战主帅:第一阶段赵国廉颇VS秦国王龁
第二阶段赵国赵括VS秦国白起
地点: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附近)
从数据上看,双方的兵力势均力敌,孙子曰:敌则战之,按常理不大可能出现一方完全被歼灭的情况。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45万赵军主力被活埋了呢?答案是两个字“地形”。
事实上在长平之战的第一阶段双方对峙的时候,秦军虽然打了数次胜仗,但是并没有对赵军形成致命的打击,秦军自己已经由于后勤补给线过长,处于不能持久的状态。关键时刻,秦军的“伐谋”行动-反间计取得了效果,赵国国王自毁长城,派赵括接替了老将廉颇,当然这里也有赵国自己后勤补给跟不上,无法打持久战的因素存在。同时秦军暗中派大将白起替换了大将王龁,赵括认为秦军主将任然是王龁,轻视对手,主动出击,被秦军顺势撤退,赵军主力被引入白起预设的主战场:将军岭与韩王山所夹挟的一片低凹的山谷,秦军在一系列缜密的行动之后将赵军合围在山谷中。赵军被困46天之后,最终全军覆没。
长平之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性决战,此战之后赵国的国力大减,再也没有与秦国对抗的资本。仅仅从兵力上来看,秦国略占上风,但是地形在整个战役过程中起者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阶段,秦军虽然屡战屡胜,但是老将廉颇利用地形形成有限的防御阵地,成功的阻挡了秦军的攻势。
第二阶段,白起利用地形的优势以“均势”的兵力成功围困数十万赵兵。孙子云:十则围之。也就是说如果要用人力达到相同的效果,需要比对手多10倍的兵力。优秀的将领往往能够利用地形成倍的增加己方的战斗能力。
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地形对作战的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