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一行,爱一行"的进一步思考

2018-01-21  本文已影响0人  三脚猫捉老鼠

最近又看到“干一行,爱一行”这句话。我发现这句话不论是用在自己身上,还是用在别人身上,都很有指导意义。

年轻的时候,我在一次因为兴趣而做出转岗选择的时候,有人给过我建议,跟我说“干一行,爱一行”。当时的我,听到以后觉得“貌似有理”,但还是希望'follow my heart’,最终做了转岗的选择。多年之后,回头再看,当时虽然从事了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但有过一段创业经历之后却明白了,如果真想做一番事情,很多时候不是你挑工作这么简单,而是最好什么都会一点。而另一方面,工作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哪怕是挑了一个看起来“感兴趣”的工作,还是会有麻烦和乏味的时候。

“干一行,爱一行”与“爱一行,干一行”的本质差别,其实就在于:是胜任感导致了兴趣,还是兴趣导致了胜任感。

“干一行,爱一行”,背后的逻辑就在于:兴趣来自于胜任感,它完全可以培养出来的。一个人在一件事情上获得了胜任感,也就是成就感之后,是会发自内心的感到满足的,这种愉快的感觉形成了兴趣,进而成为正向反馈,激励自己去努力完成下一次的胜任。这样就形成正向循环。这种思维能够让人在遇到困难时,想办法去克服困难,形成新的胜任感和兴趣。

而“爱一行,干一行”的逻辑就是,需要先有兴趣,才能干好。持有这种思维的人一旦遇到困难,首先更可能想的不是怎么去克服困难,而是去怀疑:这件事是不是真的是我所感兴趣的?多遇到几个大的困难,那些自己起初觉得非常热爱的事情,很可能就兴趣不在了。

我们回想下自己小的时候的兴趣来源,就会有所启示。

比如一个小学生,因为入学之前已经学过了一些一年级的数学内容,在老师教的时候表现出来比同学掌握得更快,于是他很自然的就会对数学产生更大的兴趣。而有了兴趣之后,他在这方面的投入度也会更大,以便维持自己一开始的优势。如果这个孩子的优势能一直保持下去,除非在过程中产生一些挫折、意外,严重打击到他的自信心,否则他在未来就很有机会成为一名数学尖子生。

这样的反例也是有的,一个孩子,一开始在某个学科上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和兴趣,但后来因为某个原因,比如后续的投入不足,这个优势缩小甚至不再,于是这个孩子很可能就会对这个学科兴趣变淡,甚至变得厌恶起来。

前面的例子中,兴趣来自于胜任感的建立。后面的例子中,兴趣的流失来自于胜任感的丧失。所以即便一开始有兴趣,能够制造出一些想要去胜任的欲望,但是这种通过兴趣推动的胜任欲望也并不足够牢靠。

这就说明了,“干一行,爱一行”是一种相对更好的策略。否则一个人就会在从“爱一行,干一行”走向“干一行,不爱一行”的不断轮回中,走向自信心的崩溃。

但是,“干一行,爱一行”,就意味着不能转行了吗?

虽然上面我们做了那样的分析,但如果说永远不能转行,那显然也不对。因为不同的行业确实是有不同的发展速度,有些行业因为时代的潮流、历史的机遇,发展速度就是要更快,甚至是是快上几倍几十倍。

要不要转行,其实取决于你的长期目标是什么。

你是非常热爱某个行业,希望在这个行业上一条路走到黑,从而做出巨大的成就呢?还是你其实对做哪一行也没有非此不可的执念,只是希望更快地获得财富自由?

这两点大目标上的不同,是影响你该不该考虑转行的重要问题。

如果是后者,那么转行这件事就有可能发生。比如你发现了另外一个更好的机会,决定要去尝试一下,结果尝试了以后没准发现成功的速度和回报都比原来的路径高出太多。

比如现在大红的Spenser,他去香港做离岸金融业务和自媒体写作之前,只是在宁波的一所重点高中教英语。如果他按照“干一行,爱一行”的方式死守教育行业,到现在未必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绩。

即便是前者,也有可能受到市场、行业变化的影响。比如举个相对极端点的例子,一个人特别热爱做BP机……但是这个时代已经没有BP机的市场空间了,再热爱估计也只能为博物馆去制作模型了。

所以,现在的问题是,既要“干一行,爱一行”,又不能完全死守一行,那这中间的选择或者说平衡该如何做出呢?

其实,这还是一个短期和长期的问题。

在短期,一个人在外部的资源上其实是没太多选择的。你现在有什么选项,其实基本上已经是最优选项了,因为如果有更合适的,你在之前也已经去选了(至少与最优的差不了太多)。也就是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经济学上的“稳态平衡点”。

如果你在做一份工作,就说明你在当下实际上是找不到更好的工作的——否则你就去了(或许你能找到一份看起来更好的工作,但是你之所以没去很可能是因为某个因素让你有所顾虑,或许是离家远,或许是工资涨幅不大而感觉切换成本过高,或许是感觉有风险,所以其实你就是在当下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你也不能不做这份工作——不管是为了赚钱,还是为了锻炼自己,还是为了打发时间——否则你就早已经选择不做了。

这样的说法或许有点极端,但是在一个足够短的短期之内,情况就是这么回事。

在每一个短期之内,一个人能选的,只有内在的因素。比如说,态度和努力。

所以在短期之内,相对好的策略就是:心态平和地去努力,努力做好当下正在做的事,努力提升自己的智慧,努力积累资源。

在这当中,智慧的提升是最重要的事情,因为智慧就是做选择的能力。(关于这一点,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分析过,选择比努力重要,而提升选择能力比做好一次选择更重要。)

而提升智慧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做的过程中学。如果只是靠想而不靠做,得到的领悟一定是残缺和缺乏根基的。

所以在短期内,应该坚持“干一行,爱一行”。

而在长期,一个人能选的就不止是内在的要素,外在的要素也完全有条件可以去选择了。因为通过无数的短期所形成的积累,创造了明显更大的资源——包括:更强大的智慧、更丰富的阅历、更高质量的人脉、更多的金钱、甚至更深刻的失败经验等等。而这些积累的资源的大小,决定了这个人可以做的选择的范围和质量。

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在时间范围够长的情况下,就应该考虑,走哪条路径,速度更快,甚至是加速度?

或者我们也可以换个说法,走哪条路径,成长更快,成长率更高?

如果不思考这个问题,那么在长期的维度之下,就会让自己陷入“低水平勤奋”之中。

我就有认识这样的人,长期在一个没有发展的老国企中,做着一个没有前景的业务,做了20年,也没升职,薪水倒是涨了一些,但是跟通货膨胀和房价涨幅比起来,简直毛毛雨。

所以,结论就是这样:

在短期内,必须选择“干一行,爱一行”;在长期内,必须重视路径的选择。

还没结束,最后还有一个问题,短期与长期之间的界限在哪里?在多长的时间内该坚持“干一行,爱一行”,又在多长的时间后该考虑“转行”呢?

其实这取决于你的准备时间,而这个准备时间取决于你把当下的活干到多好了,以及你对未来的路径选择有着怎样的认识了。

做这个判断的一个指标就是成长率,当你在当下的平台的成长率已经明显不及在新的选择路径中的成长率高时,就是你可以也应该做出改变的时候。

其实本质上,这还是一个选择与努力的关系的问题。是先做出最好的选择,再开始努力?还是先努力起来,一边思考更好的选择?是一回事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