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清照篇

如何评价李清照

2020-11-05  本文已影响0人  鱼腥味的花生

那些仰望和俯视贞节牌坊的女人~戴玉婷

来自经典阅读文化

贞节牌坊,是“至坚之物”,却只为那些至弱的女子而建;贞节牌坊,耸然而立,向上直指天空,却不曾看见它脚下那些凋零的花朵;贞节牌坊,本作为纪念烈女的一座丰碑,却成了少妇们青春的坟墓。她们的墓志铭是“贞洁忠烈”,多少年来被人们日复一日地赞叹着,很少有人看见牌坊下压着的死灰的心。

对青春丧偶的女子来说,她们唯一能守的也是必须要守的节就是贞节。

一代代列女的传奇被载入史册,一座座贞节牌坊平地而起,她们不得不朝圣般的向那座丰碑靠近,虔诚地仰望它,因为她们背后还有封建的,传统的父老乡亲在监视着她们被压在牌坊下的日子是灰暗的,时光是粘滞的,她们用纤手捻线,把自己绣在屏上,成为一只屏上的锦鸟,羽毛华美却难以逃脱阴湿空气的腐蚀,最终发霉分解。因为锦鸟没有出笼的一天,她们是艺术品,美却凄惨。她们日复一日地仰望,却看不见浩瀚宇宙,笼罩在他们上空的,只有“节”的光环。

这是什么节?当士大夫们慷慨激昂地讴歌青松翠竹,大论气节的时候,顺便把夫为妻纲装在节操的锦盒里,赐给他们的夫人。为什么送盒子的死了,年轻的少妇们不能打开盒子?仰望贞节牌坊的女人,永远不会想到节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只有早早地躺进坟墓,平躺着以便更好地仰望那高度。

于是结果只有悲剧。所以即使日后富贵的贾兰带来了荣耀,李纨也无福消受,只有青春早逝而已。

在古代历史上,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为数不多的几个敢于俯视贞节牌坊的女子。

李清照就是其中之一。李纨只读烈女传,李清照却是饱读诗书,广有涉猎。她站在前人的观点上方,视野开阔,加上自己博闻强记,才华横溢,其高度更是超越了许多男性文学家。她看到的不是节的一隅,而是整个节操的内涵。由于站得高,贞节牌坊在她眼里,不过是几个斑点而已。作为一个宋人她会因为宋高宗的逃跑政策而感失节,痛心愤慨;作为一个诗人,她会因为项羽的凛然气节而写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壮烈诗篇;作为一个女人,她会因为误嫁驵侩zangkuai下才而感有损桑榆晚节。她理解的节,甚至比士大夫所吹嘘的气节更具浩然正气。她守得是大节,弃的是小节。

有人因她晚年再嫁张汝舟又与之离婚而笑她颇失节;相反,我认为这更能体现她在坚贞地守节。龌龊肮脏的张汝舟怎能辱她一代正气才女,坏她名节?

于是她冲破封建藩篱,宁愿坐牢也要将张汝舟告到官府,彻底与之决裂,还自己清白,也更对得起他与赵明诚坚贞不渝的爱情。她守的节是她自己制定的原则,体现着她的价值观。因为俯视,她早已看清贞洁不过是一副锁链,只有她理解的节操才是心中不可违背的神圣。

那些仰望和俯视贞洁牌坊的女人,结局迥异,我们早已记住那些在天空俯视的人们,那些被压在牌坊下面的芳魂呢?太多了,她们早已湮没无踪影。

今天的女子抚摸着贞节牌坊,早已感受不到当年少妇们的体温,却可以触摸到中国女性在那个时代留下的深深伤痕。更重要的是,现今女子的节是什么呢?从古代两类女人中,或许我们可以知道,首节是重要的,但重要的是守什么节。

点评:曾经被人提倡和歌咏的不一定都是正确,美好的生活,我们必须拥有超越时代的眼光,进行正确的审视。辨节而守,不能因小失大,更不可因小弃大。

有联曰:去浮华,留风骨,可知明月无可入尘;怼才情,存真心,谁论易安清浊浪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