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特别会1

2024-07-08  本文已影响0人  Telling谭

一、 她特别会当学生

(一)像海绵一样去吸收

在成为老师之前,当了二十来年的学生。当学生时只有一个身份,是我们自然拥有的身份,如今,老师这个身份是自己选择的。

刚刚获得新身份时,我急于丢掉旧角色,直到在使用新身份过五关斩六将的旅途中,越来越发现,不管获得什么新身份,也不能丢了学生这个旧角色,更何况它是有无限可能的升级空间的。因为很多事情,老师未必比学生做得更好,许多技能还是得以学生的身份才能修炼。

所以,身为教师,要特别会当学生。

我们教授的知识于我们自己而言似乎是了如指掌,就是把自己的专业范围内的内容讲给学生听。从面上看,事实确实如此。在这样的过程里,我们也会接收来自这个行业各种新的、五花八门的理念,对我们来说也是新知识,还会收到要去执行的要求。一开始是抗拒的,抗拒的理由多是“我又不会,我怎么去做?”,就是这个“因为不会,所以不做”的逻辑让多少老师和这份职业的发展之间产生了误会和隔阂,而“不会”产生的源头就是承认自己角色的有限性——我是老师,就只能是老师。久而久之面对持续铺天盖地而来的“新知识”,增加的不是专业认同,而是职业倦怠。

学生不会有这样的逻辑,因为学生会默认自己要和老师一起学习新知识,会经历学,学了之后可能会有“因为不会,所以不做。”的情况,但是和上述的逻辑不是一回事。学生会吸收,即使吸收的程度有参差。

老师的吸收能力也会有高低,但是这个高低出现了,才能让“因为不会,所以不做。”的逻辑变得有说服力。所以“不会”和“不做”之间还应该有一步学生角色与生俱来的技能——吸收。

(二)像预习一样去翻书

虽然我是一名数学老师,实际上我与学生的很多交流内容,我也只比他们提前了一小段时间才真的想通,说不定也只是暂时比之前更明白了一点,还有许多未知需要去思考。

一方面,是自己的专业素养需要与时俱进;但另一方面,我其实很享受这样的“平等”学习,比起老师说啥就是啥,我更喜欢学生经常在课堂上“找茬”的状态。

我的预习就是备课,经历各种形式的备课,慢慢找到舒服的模式,从流程上来说确实应该这样做,只是于我而言,似乎比之前更接受这个流程了,因为有了自己的节奏。

看教材。教材本身的设计一定是经过千锤百炼的,但是按照自然发展的规律,也要用辩证的态度去看待。多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这个情境可以出现在这里?为什么这里可以提这个问题?为什么这个方法应该在这里出?为什么问题的顺序是这样的?为什么学生在这个环节就能够说出这个答案?这些追问,不一定马上能有答案,但是反复追问之后一定会有自己对教材的见解,也会有对这个节课的一些设计灵感。

看教参。教参是一个好东西,因为它告诉我们目标是什么?内容是什么?教学时可以怎么操作?但是过度依赖于它只会变成一个课堂上可有可无的老师,因为有些知识,我不说,他们真的也可以自己捣鼓明白。但是我们对学生的要求仅仅是明白知识点吗?不是!而是学会学习,形成学习的方法和路径,这是教参明面上看不见的,所以我们需要去分析教参中每一个环节的方法之间的联系。

看模版。有些资源我会觉得就是个花瓶,但是存在即合理,我们可以在花瓶里找到自己可以用得上的花。看教材和教参后,对这节课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框架和思路,但是看完“模版”后,我会发现这节课我的聚焦点、侧重点以及忽略点。

看学生。我提出的很多问题,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异口同声,说明教学很成功吗?不是,说明我没有真的了解学情,没有把学生真正的疑点、盲点抓住。所以,每次上课之前或者上节课快结束时会了解一下学生对下一节课的了解程度。当然,一个学生不能代表全体学生,不能因为他已经会了,就忽略基础部分的讨论,而是思考如何利用这部分已经知道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