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一组小画——培养孩子的国学小素养
读了学了儿童发展心理学,懂得孩子的幼儿期需要更多的空间去探索自己,以及探索自己以外的一切,所以我很关注自己有没有过多地去限制去要求孩子,很关注自己有没有充分地尊重孩子的意愿和兴趣。
同时,我也在育儿路上逐渐摸索出,给予孩子们自由的空间,并不代表对孩子们没有任何要求和限制,因为有的时候绝对的自由反而会激发不到孩子的创意与潜能。因为没东西选,没东西摆在面前供参考供选择的时候,反而真的不知道该选什么该做什么。
稍微多给几样的选项,给孩子们选择的权利和自由,我们就能从孩子的选项中感知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孩子也能在选择中慢慢找到自己,也找到自己的喜好。
最重要的是,作为父母的我们有没有提供多元的平台去刺激孩子的潜能,去刺激孩子看到自己的需要。而当孩子看到自己的需要并慢慢去探索和追求的时候,作为父母的我们,有没有尊重地、欣赏地、和有心思地去培养孩子的爱好和兴趣。
选了不该选的怎么办,选了手机和游戏机怎么办……真的特别不想孩子往某一方面去,很简单,创造机会,不让孩子过多接触到就可以了。给孩子的选项里面没有那些项就可以了。
我和很多很多的父母们都一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积极的兴趣爱好,爱读书,爱学习,爱画画,爱书法,爱手工。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启蒙者,我知道自己的生活习惯对孩子的影响很大,虽然我没有办法时时刻刻都正能量满满的样子,但我会温馨提醒自己要努力把较为正面的状态呈现在孩子面前。
每天晚上孩子睡前的两小时,是我很珍惜的亲子时光。我希望在上班忙碌了一天过后,在孩子放学回家后,我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孩子感受妈妈无限的爱,爱从来都不是轰轰烈烈的一瞬间一刹那,而是日复一日一点一滴汇聚而成的。那一点一滴也没有什么特别珍奇特别高深的地方,只是日复一日时刻惦记着的没有遗忘的记挂与陪伴。
每晚我都会尽快进入亲子时光,在这一刻我把工作与手机都彻底放在一边,和孩子一起欢乐。我没有特别要求孩子必须要在这个时间段做些什么,但我会有意识地放一点书,放一点画笔画纸,放一点不同类型的玩具,放一点锻炼思维的游戏图片,等等,给孩子自由地选,想玩什么就选什么,我也会很配合很投入地和孩子一起玩乐。为了避免孩子厌倦,隔几天我就换一换,但东西没必要常买,隔段时间再拿出来孩子又会很感兴趣了。
虽然亲子时光是以孩子为主,但互动的环节却不必只有孩子,如果每样内容都围绕着孩子旋转,孩子会不自在,也会有种被大人要求被大人逼着做的感觉。孩子要的是陪伴的感觉,而不是紧盯的节奏。所以,当孩子已经有意识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我就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孩子,也留给我自己,孩子需要学习需要成长,我也需要充电和增能。
我会陪伴孩子玩玩具玩游戏,会看着图书讲故事给孩子听,会和孩子一起做手工,和孩子合作着一起画简笔画。但很多时候当孩子进入了自己的状态,进入了自己的模式后,我也喜欢坐在一旁进入我自己的状态和模式,看自己喜欢的书,偶尔也简单画一画。这也使我在工作与生活的繁忙中有了轻松愉快的一刻,而且还能正向地感染孩子。不必苦口婆心地告诉孩子读书学习有多么地重要,当孩子看到你在读你在画的时候,她也想模仿模仿玩玩试试,她要是感觉真的好玩,那她自然就会逐渐常常玩一玩读一读画一画了。
孩子发展出的兴趣爱好未必与父母一致,但都是值得父母关心关注的内容,都是值得培养和发展的兴趣点。
在亲子时光中,我已经发现了女儿的几种兴趣爱好,其中一点是她对中国古人的装扮和生活用品、生活习惯挺感兴趣的,也许是从博物馆,从古装剧,从书籍和图画中看到过的从而逐渐喜欢上的。我觉得也挺好的,就沿着她的兴趣点,浅浅地培养了她一些些国学小素养。有时陪她看看较好的古装片或者古文化纪录片,也一起读读简单的古诗,还带她化了一回古妆,看得出她挺高兴的。其实我也明白才几岁的人儿,再怎么培养也就是玩一下,但我觉得她学得如何并不重要,重要地是让她有机会做自己想做,学自己想学。
就如画画,女儿也是挺喜欢的,所以几乎每晚都让我和她一起涂涂画画,我负责画简单的图案,她负责涂色。其实她连涂色都涂不好,也就是随意涂涂罢了,而我也不打算很认真地要她好好地涂好好地画,孩子的世界与我们不同,就让孩子按自己的所喜所好去涂去画吧!
就如,有一天,女儿拿着她的古装照想让我画她,我画了后,她就拿起笔一如既往地横扫,一如既往地胡乱,下面的一幅就是她开始时上的色,只是后来她涂腻了,再由我补救地认真点涂回去。
虽然在别人看来,女儿画画技巧挺不好的,但我相信基本的绘画技巧是每个人逐渐长大后就能做好的,不必急于一时。孩子喜欢画就让她画,让她在画中找到兴趣与自信比绘画的技巧重要得多。
手绘一组小画——培养孩子的国学小素养 手绘一组小画——培养孩子的国学小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