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 对美术兴趣班的思考

2019-11-25  本文已影响0人  Leaffy

前段时间看到一位宝妈非常自豪地晒出她女儿的画作,告诉大家她的女儿绘画天赋被老师高度认可,破格提前进入大师班学习。她女儿现在6岁,大师班主要临摹一些大师的画作。看到她小小的身影拿着画笔坐在画板前,看着老师提供的样图,一笔一笔认真地描绘,我的心情有点复杂。6岁应该是创意迸发的年纪,这么小就开始临摹大师画作,这难道不是在扼杀她的创作力和表达欲么?

小时候妈妈看我总是在纸上画来画去,觉得我喜欢画画,于是把我送入少年宫学习画画,而内容是绘画中的基础——素描。教素描的老师挺有名气的,我那年9岁,感觉刚进去是班里最小的,周围都是大哥哥大姐姐,每个人都拿着画板用铅笔在纸上唰唰唰。房间里堆满了石膏像,空气里充斥着铅笔芯与木屑的味道。老师给了我一个画板和铅笔,教我从最基础的画线条开始,就是反复地用铅笔从各个角度画直线,类似下图,就这样画了一个下午。我那时候比较乖巧,也坐的住,就这样画一个下午也没觉得很累,我妈妈看我没有厌烦之色,于是就交钱让我继续学下去了。

头半年主要就是练线条,老师觉得这种基本功很重要,线条要拉的又长又直才完美,后续慢慢开始画几何体,再到一些瓶瓶罐罐,学习构图,透视,明暗,连续学了3年,越往后我越发觉得整一个下午坐在那里画画十分难熬,经常中途出去花半过多小时削铅笔,顺便和其他小伙伴聊聊天。不知道是年龄还是素描水平不够高的缘故,老师最后也没有让我接触人物石膏像的绘画,我就一直停留在静物写生。后来临近小学毕业我和我妈提出来不想再学了,我妈看我文化课成绩也挺好的,进入初中后可能时间确实也不充裕了,就同意了。

长大后我发现自己绘画创作能力非常弱,如果没有范本,笔下几乎画不出任何人事物(除了瓶瓶罐罐),临摹倒是挺好的,对着一个动漫人物可以画个八九分像。现在当我回顾这段经历时,总觉得是素描的那些线条扼杀了我的创作力,限制了我年幼时候的天马行空。那位老师虽说绘画技巧高超,但他只是机械式程序化教授步骤和技巧,局限在教比例透视、光影色调、体积结构等偏重理性的机械层面,在这种练线条涂调子的过程中,磨掉了孩子对绘画鲜活的直觉感受力。

这让我又想起了冰山模型,在素描学习过程中,我学习的是素描的步骤和技能,是冰山表面的20%,画的是老师传授的知识经验,画的是套路和概念,画的是招数和公式,画出来的是表面的浮夸。而冰山下的隐藏部分,绘画艺术中的用眼睛观察,用心灵感受,用头脑思考的内在本质却被忽略了,而这些才是提高艺术感受和能力的关键,而这种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才是绘画艺术的基础与源泉,是在艺术之路上受益终身的东西。

如果我以后给孩子报美术兴趣班时,我会看看老师们是否像我当年的老师那样,教孩子画造型,要求孩子按照步骤进行创作,给孩子修改作品,孩子们的作品是否千篇一律。如果是,那这样的兴趣班,就可以拜拜了。还有,单色的黑白素描实在不适合小孩子对色彩的渴望,要是想让他学画画,就别从素描开始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