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1
据报道,《通知》指出,当前大中城市新市民多,住房租赁需求旺盛。与此同时,特别是在一些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存在着租赁房源总量不足、市场秩序不规范、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租赁住房解决城镇居民特别是新市民住房问题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件都有哪些亮点呢?
第一:国企要当排头兵!
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要支持相关国有企业转型为住房租赁企业,以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稳定租金和租期,积极盘活存量房屋用于租赁,增加租赁住房有效供给等方面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看到这里,你大概就能意会王石为什么非要万科“戴上红帽子”了。
第二:政府来搭平台!
我们知道,现在的住房租赁市场很不规范,存在的虚假房源、信息不透明等问题。为了能让群众安心租房,也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于租赁市场的监管,这次就让政府来搭台子。
现在,国家要求这些城市让政府来搭建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通过平台提供便捷的租赁信息发布服务,保障租赁双方合法权益。
那么问题来了,政府来搭台子了,那现在的房产中介就该彻底慌了,未来想活下来,就得做出巨大的改变。
第三:从租房角度撼房价!
本次文件中,国家从土地、金融、运营等多角度发力,来支持租房市场建设。
其中有这么一条最具爆炸性影响力:“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可开展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工作”。
此前,由于商品房开发,必须经过征地,在征地之后,政府收取一道费用,然后开发商竞买,土地成本大大增加,供应量也受到限制。
如果让集体用地建设租赁住房,意味着而且成本将大大降低,供应量也将大增,可面向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出租,扩大保障性住房筹集渠道。
目前,北京已经打响了大规模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的第一枪。今后5年,北京将继续加大租赁住房供应,计划供地1300公顷,建设租赁住房50万套,并主要通过集体建设用地安排。
那么以后,北漂们和在北京买不起房的人,也能够拥有自己的安居之地了!
由于集体土地主要在郊区,那么未来如果政府继续推进这种模式,就可能对中心城市郊区楼市产生巨大影响,从而遏制高房价!
而且,随着租房供应的增加,对于市场有分流的效应,这也是降低房价的一个妙招!
第四:提高资金回报率!
此前,租赁市场一直没有得到很大发展,社会资金参与热情不高,与租金回报率很低有很大关系。
万科副总裁谭华杰就如此抱怨:“假如万科通过住宅用地拿地盖房子出租,租金回报率只有3%,收入扣除税收20%,最终的租金收益率大概只有2.4%。”
2.4%,这样的收益,还不如定期存款呢!干嘛还要赶这种赔本的买卖?
既然租金一时半会儿提不上去,那么国家就通过减税的方式,来提高资金回报率,鼓励社会资金参与!
国家统一要求:对个人出租住房的,由按照5%的征收率减按1.5%计算缴纳增值税;对个人出租住房月收入不超过3万元的,2017年底之前可按规定享受免征增值税政策;对房地产中介机构提供住房租赁经纪代理服务,适用6%的增值税税率;对一般纳税人出租在实施营改增试点前取得的不动产,允许选择适用简易计税办法,按照5%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对个人出租住房所得,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
第五:站在租房人一边!
本次文件中,提出了“非本地户籍承租人可按照《居住证暂行条例》等有关规定申领居住证,享受义务教育、医疗等国家规定的基本公共服务”,各地将全面落实这一要求。
我们之所以要买房子,其实除了国人固有的买房观念之外,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房子背后的基本公共服务。
而现在,国家正在通过保障租户基本公共服务的方式,来解决租房不如买房的问题。
地王时代将终结!
以往,开发商靠着明暗两条通道捞来的大笔资金疯狂地攻城略地,并在“快速拿地—快速开发—快速销售—快速回笼资金”的激进模式下狂飙突进,不断为高房价再添柴火,导致国内楼市泡沫严重膨胀,炒疯了楼市、压垮了百姓。
现在我们看到,随着监管风暴的强势来袭,国家对这些灰色通道重拳出击,对那些昔日向房地产大量输血的“重灾区”强势整顿,已经从资金方面牢牢扼住了开发商的咽喉。
而随着租赁模式的推广,也能给疯狂前进的开发商加一个冷冻器,让他们的资金周转慢下来,从而对遏制高房价产生一定的作用。
而且这样的政策还有一个好处,在以后的土地拍卖中,如果达到土地溢价的上限,开发商就得开始竞争自持物业面积了。而激烈竞争的结果就是谁也跑不了好,结果变成100%70年自持物业租赁地块。
最近,无论是上海和北京,开发商100%自持物业,70年不许卖的地块是越来越多。
这样一来,开发商的成本将大大增加,对于资金和运营能力是极大的考验。而与此同时,也会有效降低溢价率,从而降低土地市场的热度。
这也就意味着,随着政策顺利推进,随着市场逐步完善,那么地王时代就要终结了!开发商的暴利时代要结束了!
人人有房住≠人人有房产
十年生死两茫茫,房价涨,房奴殇。
对于现在的高房价,百姓们总是感到绝望、望楼兴叹。但是纵观过去,但凡国家要下决心办一件大事,最后都是成功的。
从去年十月开始密集出台的楼市限购限贷政策,到高层喊话“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再到如今的大力发展租赁市场,政策的强度、执行的力度均超越以往。
国家的最终目标,其实就是要建立一个“租售并举”的长效机制,让租房逐渐能替代买房,让楼市步入一个 “人人有房住≠人人有房产”的全新时代。
这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大大的利好。
首先,是我们将有更多的选择。
随着租房供应量大大增加,特别是长租房市场供给,将变得相当充裕,房子不再成为稀缺的代名词,我们的安全感可以得到加强。
第二,我们能有更好的租房体验。
现在的政策大方向其实是站在租房人这一边的,而且也在鼓励机构进入租房市场。
随着市场的逐步规范,那个跟房东撕逼的时代即将过去,无论是租金约定还是管理方面都将更加完善。
第三,我们能享受到与买房相同的福利。
无论是广州的“租购同权”,还是现在的保障租户权益细则,都是一个思路,让买房人与租房人逐渐实现权益上的平等,让人人有房住≠人人有房产。
其实说到底,现在的买房也就是40年的长租而已,因为中国的房子建筑结构都是按照50年设计的,40年之后基本就成了危房。
当租房真的能替代买房时,我们为什么还要买房呢?当没有人买房了,高房价还能挺多久呢?
昨天,新华社发表了对郁亮一段题为,《郁亮:楼市"回归1998" 住房困局并非无解》的三分钟半左右的采访视频。
郁亮说回归1998,而98年包括以前,大家并没有像现象在一样对房子看的这么重。当时的租房与买房之间,并非现在的泾渭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