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卷书·万里路

看不够的“中华水塔”·多元文化的彩色拼盘

2019-11-02  本文已影响0人  因虑处物

看不够的“中华水塔”·多元文化的彩色拼盘——首都博物馆青海特展(附:2017年青海印象)

博物馆名称:首都博物馆

展览名称: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2019年228-2019630日)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6号

票价:免费参观

到访时间:2019年413


         大家好!新的一篇博物馆游记来了!如果大家觉得上一篇游记写的博物馆“太小”,有点“糊弄事”的嫌疑的话,这次来个重磅的——首都博物馆!如今北京的博物馆事业已经非常繁荣了,保守估计大大小小也得有几百个吧?其中紧挨着天安门的、长安街一南一北的两个庞然大物——故宫和国博,别说是在北京了,就是在中国来说都是泰山北斗级别的了!

       在我看来,就北京范围内,还有两个博物馆,就其历史、规模、题材来看,也可以算是“超级大馆”,甚至可以和故宫、国博并列为北京地区博物馆“四大天王”的,那就是同样在长安街沿线,只不过是在中轴线以西的首博和军博。军博之前一直在整修,最近又开放了一些,打算过段时间去看看。我们今天就写写首博。

大门口的特展海报,可以看到首博大楼的一角  

       首博这几年我经常去,主要是看特展。首博的特展堪称“良心展”,质量高、题材新,还基本都是免费的。比如说去年看的内蒙古出土文物“大辽五京”展览,比如说今年看的波兰弗罗茨瓦夫国立博物馆的“巴洛克时期的西里西亚”展览等。当然了,当时还没有要重开博物馆系列游记的想法,所以难免会看的仓促一些,看看能不能整理出来吧!

“大辽五京”特展文物——契丹文印、磁盘、牙刷、石刻等 “大辽五京”特展文物——银鎏金女冠   清代宫廷生活用品展文物——掐丝珐琅蟠龙透雕宝相花兽耳冰箱   “巴洛克时期的西里西亚”特别展文物——手持叉铃的小天使。当时讲解员小姐姐给一群小朋友们讲叉铃的时候说“大家看,像不像一个球拍”,可我第一眼就看成了“电蚊拍”,等回去给不少小伙伴看都有类似的感觉,甚至觉得小天使这个姿势简直可以做成表情包了,好吧,原谅我脑洞开的有点大 “望郡吉安”特展文物——商代伏鸟双尾铜卧虎  

        首博的青海展就是一个十足的“良心展”,当然了,这个展览已经在今年6月底闭幕了。我征求过一部分朋友的意见,已经闭幕的特展要不要写,基本都告诉我,要写,我也觉得很有写的必要,整理照片、查找资料、回忆感受……其实就跟重新去一次的感觉差不多。临时展虽然闭幕了,但这种感受却可以留下来(江户东京博物馆的其中一篇就是)。

特展门口,清华艺博阿富汗展的时候我贴过这个图  

      青海我去过2次,2017年去拉萨的时候,火车坐到西宁换飞机;再有就是2018年去西宁参加学术会议。两次的时间都很短,对于青海的魅力没有充分的感受,不能不说这是一种遗憾。不过,2017年那次火车路过了青海湖,去了青海省博物馆,去了西宁的大清真寺,哪怕不用去这些地方,都可以从青海的地图上看出青海的魅力所在——面积巨大,自然环境丰富,少数民族众多,虽然是高海拔地区,但却四通八达。首博这个青海特展的题目可以说取的非常有水平,对青海的特征是一个很好的概括。

※2017年青海掠影

       当时西宁并不是我的主要旅游目的地,是我从拉萨回北京的其中一站,火车从西藏坐到青海,一路上领略了雪域高原的绝美景色。青海这个“中华水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7年青海掠影——火车上看青海湖附近的油菜花田,已经种草了!   2017年青海掠影——西宁市东关清真大寺,西北地区著名清真寺之一 西宁东关清真大雄伟的屋顶 换个角度再看看西宁东关清真大寺 2017年青海掠影——西宁人民公园,西宁市区最大的公共游乐公园,水系充沛、植被丰富,在西宁市人气很高 人民公园秀美的风景 西宁人民公园“江河源”主题雕塑,尽显青海“江河源头·中华水塔”的风采 2017年青海掠影——青海省博物馆大楼 青海省博物馆藏齐家文化的铜矛,特展其中一张海报上占据了C位 青海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铜鎏金观音菩萨立像:明成祖朱棣赠送给瞿昙寺活佛“灌顶净觉弘济大国师”班丹藏卜的礼物之一

       青海的这种特性就决定了其文化必定是源远流长、五彩缤纷的。我们去博物馆的目的是什么?我在这个系列重开的前言中表达过这样的的观点:好奇心,去看看不同的世界——怎么说都可以,都是这个意思吧。恰好我今年就看了好几个这样体现出文化多元性的展览:例如清华艺博的阿富汗特展、国博的两个特展、东博的东洋馆……首博的这个青海展是这些展览中我比较早看到的一个。当然了,“历史悠久”、“文化多样”这种词,只用文字写出来,是苍白无力的,还是看图说话吧。

※早期文化

        彩陶是早期文化重要的载体。今年陆续在农博、国博等地看到了不少彩陶。以前对彩陶没什么感觉,但随着最近看的越来越多了,我明白了这些兼具了实用性和艺术性的陶器,具有重要价值,说他们是早期文明之光也并不为过,马家窑、辛店等在此之前我都几乎没过的名字,如今我会对他们肃然起敬。除了彩陶,还有铜器、金器等饰物。在笼统的“早期文明”的范围之下,星罗棋布着很多不同的文明类型。有学者用“满天星斗”来形容华夏文明的萌芽时期,所言不虚!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陶器——这次特展的陶罐非常多,发这么一组吧   辛店文化·彩陶靴 卡约文化·铜鸠首犬吠牛杖首——仔细看,这个上面有4个动物:最下面的鸠鸟,左侧的吠犬以及母子两只牛   卡约文化·金饰品——卡约文化可以说是早期羌人文化的代表,青铜器颇为发达,根据博物馆的介绍,他们可能和中亚等地也有联系  

※汉代

        两汉时期,汉朝政权和匈奴等西部游牧民族战争不断,同时和西域的交流也颇为频繁,所以青海能看到很多汉代文物是非常正常的,这次展出的质地不同,风格不同,颇为养眼。

西汉·龙虎纹铜镜——很明显的汉地风格,而且感觉颇有道教哲学或者说阴阳平衡的哲学思想在里面   汉·匈奴归义亲汉长铜印,大概是大汉和匈奴“战争与和平”的一个缩影吧!   汉代·狼噬牛金牌饰,河北省博物馆有一个“虎噬鹿”,和这个颇有些异曲同工之妙,大家等我写到河北省博物馆的时候就会看到了   汉代·熏炉盖——这个造型是鸾凤!   汉代·七星铜带钩——也有天文题材的物品展出   东汉末年·铜马——长得就像是甘肃的镇馆之宝“马踏飞燕”的兄弟,也的确都是东汉时期的产物。此马的形体特征等和《相马经》中关于千里马的描述相吻合

※三国两晋南北朝

       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长达数百年的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可能我看的不够细致吧,这个时期的文物照片拍的不多,不过,下面这几个还是挺有特点的。

魏晋十六国·双马形铜牌饰:根据介绍,这件文物具有鲜卑风格,可能和拓跋鲜卑政权政权有关   南北朝·木质女舞俑:神态和动作都很生动,被认为是研究这一时期舞蹈的重要资料   南北朝·青瓷莲花尊——非常华丽的一件文物,瓷器艺术和佛教文化的结合,后面我们将会看到其他的瓷器和更多的佛教艺术   萨珊波斯银币——标牌忘了拍了,所以朝代不敢确定。不过,首博的公众号的资料里,把这些银币归到了魏晋时期那一类,后面我们还会看到波斯的文物

※唐代

      我最近是不是和大唐有缘啊!看看我最近都关注些什么?看了一部以隋唐时期为背景的国漫《镖人》,看了正在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博物馆就更不用说了,首博、国博、东京国立…,哪里都少不了唐代的文物!这不是表示,盛唐那种海纳百川的包容风气在当今值得推崇呢?回到今天的主题,首博的这个青海展里,唐代的文物是非常精彩的。

唐·玛瑙十二曲长杯——刚说完“长安十二时辰”这不就来了个“十二”么!看到这个就让人想到了陕博的镇馆之宝之一的兽首玛瑙杯,根据介绍,这件物品风格受到了中亚的影响 唐·人物形金饰片 唐·骑射形金饰片&奔鹿形金饰片——金光闪闪啊!这几个放到一起,有人、有马、有鹿,下面那组,我不知道原来是不是有意为之,但那个弯弓搭箭的骑士和金鹿的放到一起,很有一种打猎进行时的动感 唐·脱胎漆盘——根据介绍,这个盘子本是中亚、西北地区的流行式样,传入中原以后就产生了很多同类产品,不过这还没完,请看下图……   核桃——真的是核桃!不用我说都知道是什么吧,盘它!!这个核桃出土的时候散落在漆盘附近,保存完好,青藏是高原地区,所以推测这些核桃是周围地区传入的 唐·羽人瓦当——前面才看到了那个西里西亚的“波兰天使”,这就来个“唐代天使”给大家看看,这种题材才唐代并不多见,被认为是西亚文化融入本土的反映 唐·鎏金西方神祇人物连珠饰银腰带——前面就说了,波斯的文物还会看到,这不是又来了一个,上面都是西方的神祇人物形象,可见波斯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也是深刻的 唐·波斯双面人头像——钱币、腰带都看过了,再放个人头像,来个波斯三连!手机渣像素,大家别见怪,根据介绍,此君深目高鼻,头顶小圆帽,是典型的中亚波斯人的形象 唐·罗马金币——“精罗狂喜”233333,如果你觉得金子没看够,或者西方艺术没看够,看到这件你算是来对了。这次连罗马的金币也能看到,上面的图案是胜利女神 唐·紫地婆罗钵文字锦残片——来个波斯四连?我看行!这个残片大有来头。根据介绍,德国的波斯文专家认出来了这上面是萨珊王朝的婆罗钵文字,意思为“王中之王,伟大的,光荣的”等含义。根据历史记载,吐蕃王朝曾经西征,使波斯、西亚等地区的一些国家臣服,正好和这个对得上 唐·三彩骆驼俑——用一个很有唐代特色的器物“唐三彩骆驼”给唐代这部分来个收尾 

※宋·金·西夏·元

      走过了隋唐相对繁荣和稳定的盛世,从五代十国开始,中国又进入了新一轮的大分裂、大整合时期,辽、金、两宋、西夏先后登场,占据南、北、西不同方位,对峙上百年,元代完成了统一,却统治不到百年又进入了天下大乱,直到中国古代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明的出现。不过,由于我参观不太仔细,辽代的没有找到,其他几个政权的,分别放个代表吧!

宋·青瓷钵&青瓷碗——都是耀州窑的作品,我查了查,耀州窑虽然没有跻身五大窑,但也不乏精品  金·“通津堡道路巡检之记”铜印&西夏·“首领”铜印——这两枚小小的铜印背后是一段刀光剑影的历史!北宋灭亡后,金和西夏争夺河湟地区,金国一度占领该地区,留下铜印为证;西夏也不含糊,这是首次在青海发现西夏的“首领”铜印,反映了西夏在这一地区和金争夺的历史。此外,印章上的是西夏文,所以大家可以统计一下看看,在这个特别展里,看到了多少种文字了? 西夏·带流铜方勺&圆法勺——也是西夏的,不过这次不是互相抢地盘盖戳的了,相对祥和。根据介绍,这两件物品反映了西夏受到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而佛教有关的文物我们在后面还会看到不少 元·弓箭——据说历史上的蒙古征服,弓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用一组很能体现这一时期战争特点的弓箭给这一部分收尾吧

※明·清·民国

     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两个大一统王朝,一个是汉族政权,一个是女真族政权,不过,在我看来,这两个政权在政府建制、时代特色等方面,还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次的展览,明清时期的展品很多,不乏重量级的。有佛像这样精美的艺术品,有生活用品,也有很多茶马古道上的物品。此外,还可以找到民国时期的文物。

明·铜鎏金观音像——眼熟么?没错,就是这尊铜像!青海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2017年我在西宁见到过,这次又在北京看到了,真的是缘分!所以,不知道是首博面子大?青海省博够仗义?或者两者兼有之?这么多重量级的文物都在北京展览了,而且免费,真的是良心展啊! 明清佛教法器——这些法器种类很多,反映出明清时期青海佛教之繁盛发达 明·正德香炉——据说明武宗正德皇帝推崇伊斯兰教,这一点可能还需要文史学者进一步考证,此处按下不表,但正德年间的确出现了很多有伊斯兰色彩的器物,这个铜制的香炉就是,上面的文字是阿拉伯文,含义大致为“与善者为伍” 清·铜火锅——看着就很有食欲对吧?夏天看着有点热,这要是冬天,想想就美啊!仔细看火锅上面,还有花纹呢!   清·多穆壶——根据现在查到的资料,“多穆”的来源有多种说法,但不外乎藏、蒙等来历,早期的用来引用酥油等乳制品用的,后来就成了藏、蒙、满、汉多民族使用的器具了,很明显,具有民族特色 清·马鞍——茶马古道上怎么能少了“马”的存在呢,有马当然要有马鞍 清·马镫、茶罐&民国·茶袋——马镫和前面的马鞍是可以配套的,而茶馆、茶袋就是茶叶贸易的体现了,用这个来给这部分收个尾

        本想简单写写就收笔的,可不知不觉的又写了5000多字了,没办法,一写就多,一提笔了就有点刹不住车。从4000多年前的远古彩陶到20世纪初期的茶叶贸易用品,这种几千年的跨度在1、2个小时走完的体验本就是博物馆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用心去看了就会有所触动。

       就这次展览来说,虽然只是一个临时性的特展,但展现的是青海省的文物精华所在,涉及到的民族、信仰、语言众多,我最开始还试图统计一下,后来发现数着数着自己都乱了。人类的文明是多彩的,这种多彩性在青海这个神奇的地方得到了很好的体验。就像我开头讲的,特展有闭幕的时候,但留给我们的体验却一直都在,不知道大家看了我的游记,会不会也像我一样,记住了一些什么,想到了一些什么呢?

用一个汉代的木牛车收尾吧,顺便感慨几句——文明的进程任重道远,我们也只是这个进程中匆匆的过客吧,但博物馆给了我们漫步在历史和文化的大道上的机会,希望我们每一次博物馆之旅都能在精神上满载而归,敬请期待下一期

参考资料:首都博物馆官网及官方微信

特别感谢:精通阿拉伯语的马老师、何老师等人给予了我帮助;部分照片来自母亲“心路28”拍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