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个简单的分析带你记住各种工作机制的区别
在前面的文章里白话君三个名次,给解释了一遍,为了让大家更好的记住它们的区别跟联系我给大家提供一个简单的理解思路把它们串起来。
2019年也被人称为是pos机制的元年,可能是因为这一年是pos机制的区块链项目大爆发的一年。目前PoS机制的区块链项目已经超过80个, 资金总额高达60亿美元。
就像之前Dpos机制文章里讲的那样
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的灵魂
那么今天我想用一个简单的分析来描述一下灵魂的主要变化的历程——由PoW变为PoS。
比特币的核心理念是去中心化,无领导,人人平等,为了实现其去中心化的伟大愿景,采用了pow机制,它的官方定义是:
即工作量证明机制,用工作量结果来证明贡献的大小,再根据贡献的大小来确定记账及其奖励
在这个机制下,“印发”比特币这一去中心化货币的过程中,没有操纵者,只有维护者。维护系统印发比特币也就是记账这一过程也叫做挖矿。
下面我们用几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一下工作量证明机制与权益证明机制的区别与联系。
就像比特币的发明是为了抵抗通货膨胀一样,我们也可以以目的为导向来清晰的理解这个机制,这个机制的目的在于激励更多的人去参与记账也就是挖矿。
为了激励矿工就要给予他们奖励(比特币=钱),给予奖励的多少来自于矿工贡献的大小,而贡献大小由工作量的结果也就是说你到底算对了多少道题(这也是为什么是工作量结果而不是工作量)来体现。
矿工们为了挖矿需要买矿机,而挖矿的速度主要由矿机数决定,买入矿机的数量又由投入资金的数量决定,也就是说投入的资金量越大,就能买到更多的矿机,就能更快的挖矿。
换句话说就是谁投入的钱更多,谁就能挖到更多的矿。但挖矿本身会耗费巨大的电量,与其这样,直接把钱拿出来一比多好,还剩去了挖矿的麻烦。这就是PoS机制的基本思想,所以它也被称为虚拟挖矿。
在上一篇文章中其实也提到了还有Dpos机制,但它只是在PoS机制由谁去参与比钱的方式上稍加优化,由投票选举的方式选出一部分人代表全体。
一个简单的分析把它们之间的联系串起来,相信这样的讲解会让那些陌生的名次更加印象深刻,还有什么不理解的,赶快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