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历史简书历史专题精选三国

古代没有打仗时士兵也吃粮食,但为啥一打仗就总是不够吃?

2020-09-24  本文已影响0人  铁杆三国

我们常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代时候,想要征服天下,单单有厉害的将士还不行,非常关键的还是储备粮食。咱们都知道史上有好多因为粮草不济而战败的例子,比如说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而秦国由于粮草比赵国充足,所以就获胜了。

小编就拿长平之战来说,征战的两边是秦国和赵国,这两国开战的原因则是因为双方争夺上党地区而起。从秦国出兵迫使赵孝成王割让上党到秦国得胜,先后耗时长达三年。而长平之战只是持续了五个月,最终赵军失败了。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长平之战不仅仅影响着秦赵两国的命运,对于战国历史发展也有重要影响。秦国赢得了长平之战,不单单是占领了长平这个地方,也为秦国之后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赵国失败了,让关东六国非常震惊,各个诸侯国也越来越惧怕秦国,甚至觉得联手对抗秦国也是很难的。

以长平之战为例,假设秦赵两国没有开火,那么赵国养十万赵军都不是问题。但是两国交战后,赵国的国力就支撑不住了,没办法供应赵军巨大的粮食开销。赵军粮食道路被切断,也不过是将战败的结局提前罢了。而秦军在成功之后坑杀四十多万赵军也是无法之举,因为秦军没办法养这些军队。整个长平地区,也没有办法供养这么多的赵军,因此白起只能下令杀掉赵军俘虏。

赵军在长平之战中战败了,事实上和赵括没有太多的关系。我们常说“赵括纸上谈兵”,但其实只是人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罢了。毕竟在古代那会,靠的就是金钱和粮食,可是长平之战对峙到最终,赵国已经被完全掏空,再也无法凑出赵军需要的大量粮草。况且那时候赵军的主粮道也被秦军所截断,再加上秦昭王亲赴河内郡带动本地的百姓拦截各国的援军和粮运,长平之战到了后期赵军便没有再获得一石粮草。

四十五万赵军每一天消耗的粮食是一个天文数字,哪怕赵军的粮道不被秦军阻截,赵国没办法支撑几天,赵军战备是迟早的事情。

有人觉得奇怪吗?赵国的粮草既然养得起十万大军,那为啥长平之战却供应不了?士兵们通常不打仗的时候也会吃粮食,但为啥一旦开战就老是会出现粮食不够的情况呢?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古代打仗必定会估算粮食消耗,大军每一天消耗多少粮食都有严格的控制。可是没有补给,迟早会吃完。古代最难的便是这粮食补给的问题。

古代的生产力本就低下,一旦战争爆发,青年壮士都被拉去打仗了,老弱妇孺很难保持相应的粮食生产。并且在运送粮食的时候,运输人员要消耗很多粮草,加上途中地方偷袭也会损失粮草,能有七八成粮草运输到军营就不错了。

古代交通条件差,运输网络设备比较落后,每次能运输的粮草不多。古代的运输粮食的小车一次最多只能装三四百斤粮食。试想一下,十万大军的粮食要多少才能运输完毕啊。运输人员也要消耗很多粮草,再加上路上的意外,就会出现粮食不够吃的情况。

为了解决粮草问题,各个朝代的皇帝费了很多心思。比如说唐朝的时候,朝廷设立折冲府,采取府兵制的办法,将农民和士兵的身份结合起来,平时为农战时为兵。而宋朝又设立厢军制,把那些流氓和罪犯都收进厢兵,让他们做农活,生产出来的粮食就作为军队的粮草。

无论是唐朝还是宋朝,都无法彻底解决粮草的问题。后来明朝建国皇帝朱元璋开创了屯兵制,将土地分配给驻守边疆的将士,令他们开垦耕种,算是一种还不错的方法。

【整点游】公众号定期分享三国游戏资讯,快来get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