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茹锦:这3个思考的维度,帮你更好的选书(一)
新年伊始,我们来聊聊选书。
2020年以及未来,你要怎么样选书,才能更好的支持自己的成长和发展?
选书这个话题,在读书人的圈子里面,其实已经烂大街了。你也许能立刻回想起一大堆:
带着疑问选书、合理分类书籍、定期清理书单、选择有实力的出版社、看印数和版次、参考豆瓣评分......
这些都对。但它们已经广为人知了,非常显然,也没什么好说的。
所以,今天,我想从另外的维度,分享3个可能不太容易被注意到、但仍然很重要的选书思路。
希望能为你在新的一年、在读书的旅途上,提供一个全新的、有趣的、投入回报比更高的开始。
1. 【和你习惯性的思维模式不一样的书】
为啥要“不一样”?难道是因为2019年有一首风靡的歌曲里面唱到“我们不一样、不一样”吗?
大脑有一个底层的需求:维持「一致」的需求。
什么叫做维持「一致」?就是当我们接收外界的新信息时,我们会假设自己「理解」这个信息。所以,我们会倾向于用自己原有的思维模式,去解读这些信息。
那么,当我们阅读书籍的时候,我们究竟有没有理解书中的知识点呢?
你自己其实是不知道的,但是你会「以为」自己已经get到了书中的观点。然而,那个所谓的「观点」,其实是你用自己的认知框架,对书中内容所进行的投射。
人们对「一致性」的追求,是大脑的底层工作模式。在过去的百万年里面,它都是有用的 —— 它能帮助我们建立一个稳定、持续的预测模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外部事物。
但是,这个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高度的不确定性。
在这种不确定的大环境下,「共生的矛盾」会被明显的放大。
举个例子:对小孩来说,世界上的人可以分为「好人」和「坏人」。所以小孩子看电视剧的时候都会问: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
但长大后,我们知道,这样的分类是不完备的。
因为每个人都是复杂的,每个人都会根据当前面临的环境、需求、对象,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这些行为方式,有些是好的,有些是坏的,关键看站在哪个角度、哪个立场上来看,所以,人不能单纯的用「好人」和「坏人」来区分—— 这就是一种「共生的矛盾」。
这一点很好理解,但阅读书籍的时候,我们却往往落入其他的陷阱。
比如说,书中提到某个行业未来的形势是非常明朗的,而你恰好在这个行业,恰好这本书的作者的表达方式符合你的阅读习惯,你恰好认同作者的观点,于是你可能会心存幸运,甚至可能会把书中提到的趋势分享给身边的同事。
然而,一个行业的形势,究竟是好还是坏?—— 大多数情况下,这个问题都是无解的。因为它可能既好又不好,在演化过程中,也可能发生各种意想不到的变化。每一个相关的条件发生变化时,都会产生新的市场空白。
再比如说,一本时间管理的书中,提到“番茄工作法”可以提升专注力。但很不幸的是,你曾经用过番茄工作法,并没有达到「提升专注力」的效果,甚至还带来了一些负面作用——比如在你灵感迸发的时候,番茄闹钟突然响起来,打断了你的思绪。
于是,如同“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一样,你会顺理成章的认为,这本时间管理的书不值得阅读,而不会去考虑,是不是自己没有采用合理的方式来使用“番茄工作法”。由此错过这本书中其他对你有用的方法论。
当我们同时接收到几个相关联的观念时,我们会期望这些观念之间是彼此一致、彼此相容的。否则,我们就会陷入「认知失调」,就会按照自己的理解,「努力」把这些观念调整到一致。
然而,一个具备「共生的矛盾」思维的人,他的特征是什么呢?是能够接受事物的复杂性和多元化,不会试图用一个简单的判断去下定义。
当他们遇到相互矛盾的观点和认知时,会任由这些想法在大脑中共存共生、彼此支撑、相互抗衡。
因为他们理解这个世界的本质——从本质上,万千事物之间就是矛盾、冲突、不协调的,无需把它们调整到一致。
好与不好,对与不对,都能共存,因为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
阅读可以是越读越宽,不确定性越来越活跃的,读到最后,不确定性相互矛盾却又达到了奇妙的平衡。
渐渐地,我们可以容纳多种看似矛盾的思想。这时候,我们看待事物,一眼望去便折射出多姿多彩的叠影。
那么,如何在选书的时候,让自己具备「共生的矛盾」这样的思维呢?几点建议。
1)当你感觉书中的某个观点和你已有的认知产生矛盾时,不要急着放下这本书,不要急着下定论,试着继续阅读下去,去寻找作者思路背后的根源和线索。
2)当你特别认同书中的某一个说法时,试着去想象一下它的另一面。
比如书中说:指数会永远上涨。因为指数的背后是公司,指数会定期调仓,把赚钱能力强的公司选入指数,淘汰赚钱能力弱的公司,所以,指数必然是长期上涨的。
这时候,你不妨想想,指数基金在什么情境下可能会不涨或者下跌?
3)不要过度依赖你自己过去的经验。比如,当你从书中看到的观念跟你的固有思维逻辑相悖时,不妨反思一下「是不是我的逻辑不够完善?」「是不是我的经验需要更新了?」
4)保持开放的心态,一本书只要对你而言,是全新的、有趣的、新鲜的,那它都有值得一读的价值 —— 想要拓展视野,就得适当的读一些看似“无用”的书,做一些眼前 " 无用 " 的事,防止进入只关注当下的 " 管窥 " 状态,建立长远规划的战略意识。
今天就先聊第一个维度,明天我们再来看选书的第二个思考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