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学习2

2018-05-28  本文已影响0人  陈大作

1. 重要紧急四象限

将自己要学的,想学的,在学的都列清楚,那接下来就可以用重要紧急四象限图来帮助我们判断了。

斯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到了这个工具,相信大家也会在很多时间管理的课程和书籍中见到过。

但是重要紧急不是用来分析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的,而是用来做重要决策的时候用的。(生活中鸡毛蒜皮的事情都用四象限,你还不得烦琐死了。

如何匀出时间给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呢?

这时候,我必须给出答案了。

于是我甩出4个字:碎片时间。

2. 碎片时间

所有重要不紧急的时间都是碎片处理么?包括像输出写作这样的?

重要紧急的事情,英语开始和专业考试,你需要划出大块的时间,集中进行学习。

但是学习的输入比如:微课学习,和公众号,完全可以通过碎片化的时间来进行。

比如跑步的时候,在车上,在等待的时候,都可以戴上耳机来听音频。

学习的输出也可以碎片化,比如写作,不用说正襟危坐3小时憋一篇文章出来;

写文章的套路是:

先有灵感,产生一个话题;

然后是围绕这个话题想从哪些方面来说,123说三点;

然后每个点,你要用到的故事,案例,和理论;

三个点都讲清楚了,然后是在开头加上一个“把手”,也就是一个话题的引子,让别人知道你为什么要讲这个话题

然后是修改润色

上面这些步骤,每个步骤你都可以拆开单独进行,一气呵成是一种错觉,文章完全可以通过碎片化的时间,一点一点酝酿出来。

任何时候有想法,都记录下来,不要留在大脑里,因为我们的大脑处理信息的资源非常有限,它会很快忘记刚才你想到了什么。

3.解决问题最简单的套路

罗列问题:把脑袋清空,穷尽罗列出来,有时候我们所谓的想法很多,很乱,一旦写出来,其实发现其实很少;

分析问题:主要是找出想法之间的关系,有了结果,优先、主次、层级、可不可行就清楚了。

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执行,然后遇到问题,再回到开头。

听上去是不是很简单?

确实是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