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闹专栏

笨笔拙思||让家长理解孩子 让孩子明白家长

2022-07-17  本文已影响0人  闹闹姥爷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公开课学习心得

听了教育部关工委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电视台推出的“家校共育,立德树人——2022年家庭教育公开课”《家庭建设与父母携手育儿》讲座,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院长刘慧老师和清华大学附小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李宁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让我们不但了解了家庭教育应遵循的基本理念,还学到了家庭教育宜采取的必要方法,很受启发。

有人说“电影是遗憾的艺术”,其实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何尝又不是呢?这也就是“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的道理。学生总觉得,老师对自己提这样那样的要求,是职业使然,所以不愿听、不愿信;孩子则以为,家长要求自己学有所成,成龙成凤,是本分,因此常抵触、常反感。在矛盾中,老师教的学生成了老师,家长养的孩子成了家长。于是遗憾一代一代传递。

作为一个小学二年级即将步入三年级的孩子家长,学习和实践专家们传授的理念和方法,我以为首先要读懂孩子的表达,走进儿童的世界,听懂他们的声音。让家长理解孩子,让孩子明白家长,或许这才是减少将来遗憾的重要途径。

加强交流,搞好言语沟通。语言的力量能够征服世界上最难懂得东西——人的心灵。语言是思想的载体、交流的工具。语言简便快捷、真情充沛、逻辑严谨,自然能生发出直抵人心的力量。所以父母应该始终保持与孩子经常的、畅通的语言沟通,以实现对孩子积极的语言引导,而积极的语言就必然充满爱的力量。对于孩子而言,从小培养正向积极乐观的思维、表达和态度,将获益一生。在我们家,姥姥是孩子的经常陪伴者,在接送孩子上下学的路上,在睡觉前、起床后,都随时进行着语言的交流和沟通,发现孩子苗头性问题,我们总能群策群力,予以纠正。从而较好促进了孩子的成长。

察言观色,搞好情感沟通。讲座中专家们反复强调,良好的亲子关系需要父母学会读懂孩子的表达,了解孩子用语言、情绪、行为等方式向父母传递的信息,重视孩子的内心感受,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也只有走进儿童的生命世界,读懂了孩子的内心表达,才能给孩子施以正向的影响。怎样“读懂”孩子的表达,我以为重要途径还在于对孩子的“察言观色”,因为孩子毕竟还小,有时他们的表达未必准确。闹闹从四周多开始即对乐高产生了特别的兴趣,1300多块的乐高组件,用不了一天就能排好。六月十二是他的生日,我们作为生日礼物,给他买了“K10208中国载人空间站”的乐高,1000余块组件仅三四个小时就组装完成,展示后,姥姥出于爱护眼睛的考虑,批评了他。闹闹感到很没有面子,但他没有流露,而是晚上悄悄给姥姥写了张纸条,“姥姥:今天我和妈妈把我拼好的宇宙空间站搬来,以为你会惊yà(讶),可是你不dàn(但)不开心,还很生气,我可真后悔。”看到闹闹写的纸条后,姥姥非常自责,后悔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没有理解孩子当时的心情。待闹闹放学后立即给他道了歉,取得了孩子的谅解。

创造条件搞好家校沟通。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应确立“在教育孩子上,家校之间是合作关系;在家庭教育上,家校之间是指导关系”的理念,要多向老师请教。知子莫若父,知生莫若师。成人世界和孩子世界毕竟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心智、情绪情况的主渠道还是学校、是老师,老师掌握的情况最综合、全面。因此作为家长应该创造条件尽量多得从老师那里获取孩子的情况,以甘当小学生的心态,认真取得老师们更专业、更有的放矢的指导。在家庭教育上不犯或少犯让孩子“用一生治愈童年”的错误,惟其如此才能建立起与孩子真正良性的应答关系,促进孩子德智体全面的发展。

马路街小学二年级(1)班胡怡然母亲  张珊珊        2022年7月15日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