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逻辑的学习底层逻辑精读营

底层逻辑|如何思考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2020-05-23  本文已影响0人  朱应涛

我们在职场或者是生活中,常常要面对各种问题。为了解决问题,我们会怎么做? 通常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要怎么做才能解决问题?”但是大多数人好像都不知道为了解决问题该怎么思考、该用什么方法思考,因为这些人都不具备解决问题的思路。

大多数人在面对问题时并没有认真的思考,而是单纯的把一时的想法成为解决之策,更令人惊讶的是大部分企业就是用这种意识的想法解决工作上经营上的问题,这真的非常可怕。

解决问题的根本就是逻辑思考力,逻辑思考力,不但能够让问题迎刃而解,而且我们一般常说的先见之明直觉也是从逻辑思考中产生的。 但是由于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养成逻辑思考的习惯,所以就缺少了能够解决问题的思路。那么以执行力为大前提的能够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考法又是什么呢?这里给大家五点建议。

1. 区别假设和结论的不同

逻辑思考从分析数据开始,然后再以分析结果为基础进行思考。根据分析数据所整理出来的资料只不过是假设,但是大部分人就把这个假设当结论了,因为这会让我们觉得安心,反而忽略了从搜集证据、印证假设到导出真正结论中的逻辑思考。

当把假设当结论的时候,容易让解决问题变得困难,不但不能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也会浪费时间和精力。我们应该相信任何问题都有解决之策。

我举一个例子:一个脑瘫坐轮椅的男孩,家长告诉我们:“他不能参与社交活动,只能待在家里。”我们经过分析,得出的假设是:他不能参加社交活动的原因是因为身体残疾。如果不经过验证,这就不是一个结论,而且还让帮助男孩参与社交活动变得困难,还忽略了男孩的能力和拥有的资源。

2.认清现象和原因的不同

从证实假设到导出结论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弄清楚发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但是大多数人只看到问题的现象,却看不到产生问题的原因,现象终究只是现象,不是原因,但是大多数人却不了解这种理所当然的事。

继续上面的例子:这位脑瘫男孩,我们需要问他不能参与社交活动的原因是什么呢?很多人认为的原因有三点:1、因为身体残疾;2、因为没有伙伴;3、因为没有地方可去。但这些都不是原因,只是现象结果。如果原因是身体残疾,那么解决办法就是治疗残疾,让他变成“正常人”,事实上很多残疾是无法治愈的,难道他们一生就无法参加社交活动了吗?显然不是,反之,很多坐轮椅的残疾人依然可以参与社交活动,例如尼克·胡哲,他没手没脚,却依然去到很多国家做演讲!

3.找出真正原因的实地访谈法

对于我们提出的假设,我们需要去实地访谈,访谈的对象应该以服务对象为主,还应该包括其他的利益相关者,例如孩子的直接照顾者,间接照顾者,亲人等。

对于这位脑瘫的男孩,我们需要去和他单独访谈,让他在安全的氛围中表达自己的想法。还需要和照顾他的家人进行访谈。甚至要去家访,了解家庭环境和社区的环境。

4.绝对必要的验证过程

有了假设,我们需要去寻找原因;为了验证原因,我们需要去实地访谈;在访谈中,我们就可以去验证假设。经过验证的假设,才有可能成为结论。

我们前面提到的假设:“男孩不能参与社交活动的原因不在于身体残疾。”在这个阶段,这只是一个假设,这个假设的前提是:“如果原因在于身体残疾,那么其他坐轮椅的残疾人也就不能参与社交活动。”事实上,在实地访谈时,就可以对假设进行验证了。如果能够从中得到足以印证结论的结果, 就会让我更有信心确定这一假设就是结论。

5.结论要可以作为解决方案

如果结论不是以解决方案提出来的,就不能称为结论。因为客户要的是怎么做才能解决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导出解决方案。

经过实地的探访,如果我得出的结论是:孩子不能参加社交活动,是因为孩子缺乏足够的支持;而孩子之所以缺乏支持,是因为照顾者对残疾的认识有误。这样的结论,还是不能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而更好的结论是:通过培训孩子主要的照顾者,提升对残疾的认识,获得支持的策略。这样的结论才是对客户有益处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