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为要财富自由

以后还需要厨师吗?

2021-09-03  本文已影响0人  李为要财富自由

这是公众号【李为要财富自由】的第234篇短文,本文写于2021看7月10日,原文链接

欢迎关注,共同进步,创造价值,慢慢变富!

前几天去踢球,在场边听到两个人聊天。

一个人问他朋友,现在正在干什么工作。

他朋友说现在正在XXX饭店,负责做菜这些。

他很惊讶,说没想到你还会做菜呀,而且还能去餐厅做。

他朋友解释说,

现在很简单的,基本都是机器的自动化操作。

比如这样,

所以,其实现在的很多餐厅,

并不需要厨师,

只需要会操作机器的人。

餐饮的自动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国内的话,可能是从34年前,肯德基进入中国的时候开始的吧。

1987年,中国第一家肯德基在北京开业,

以前,谈到餐厅的核心,大家都一定会说是厨师。

而肯德基改变了这个观念,它不需要很厉害的厨师。

相反,它是用一套标准化的设备,

然后培训很多员工,做一些比较简单的食材准备和操作机器的工作,

这样,即使是没什么经验的人,也可以快速通过培训而上岗。

肯德基之类的快餐,采用的也就是这样一种“去厨师化”的模式,

也正因此,它不会受到厨师的各方面限制,而可以无限地快速扩张。

我们都知道,想要开一家餐厅,首先可能就是要找好厨师。

除非你自己就是厨师,然后开个小店。

不然,如果你请的是别人来做厨师,那永远都会有致命的风险。

在未来的任意一天,厨师要是不开心了,

或是他觉得其他地方有更好的机会而跳槽了,

那你的餐厅一下就会受到致命的打击。

先不说接替者好不好找的问题,

最关键的,是口味的问题,

很难找到做出来的菜口味完全相同的两个厨师,

因此,如果换了厨师而导致菜品味道不同了,

很可能就会丢失掉不少老顾客。

好的厨师,带走其他厨师,甚至带走很多顾客,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厨师也一直是餐饮业里最大的风险点之一。

而创业者,往往就是在不断做着降低风险的事情。

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资本,开始“去厨师化”。

现在,去厨师化也有多种方式,

比如,不依赖某个厨师亲自上手炒每一盘菜,

而是将他的手法标准地记录下来,然后培训给一批又一批的员工。

这样,不管这个厨师在不在,

这个企业都能不断地开分店,也能找到人提供相同口味的菜品。

再比如,就像上文中说到的,利用自动化的机器。

企业将菜品的制作流程,弄成标准化的机器指令,然后让机器来操作。

企业只需要找到会操作机器的人就行,

现在,这种人并不难找。

包括现在的外卖也是,

前段时间,有一句话我觉得概括得不错:

“你的外卖,可能是去年就做好的了。”

现在很多外卖都是用的这种料理包,随便加热一下就可以给顾客送去了,

这样更快,成本更低,而且顾客基本也都吃不出来。

所以,其实很多外卖餐厅,根本没有专业的厨师。

记得小时候看电视,看到新东方的广告,里面说了这么一句话:

“厨师,永不失业。”

当时听着,感觉没有争议。

现在才知道,

永远都有需求的,是人们对食物的需求,而非对厨师的需求。

以后,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达,

厨师一定会越来越少。

至于厨师这个行业会不会完全消失,我觉得可能不会。

因为再怎么用机器,也是需要一些懂的人来提供原始菜谱。

但,

到后来剩下的一小波厨师,可能只会是最优秀的那一波。

而其他大部分平庸的,都可能会被机器所代替。

有人也会想,

我就自己开个小店,然后安安稳稳做一辈子菜就好了,

但扎心的是,

这类小店以后会不断受到那些没有厨师的餐厅的打击,

因为它们更快、更便宜,

想要长久活下去,除了人情,一定得有自己的特色。

其实,说的虽然是厨师这个行业,

但未来各行各业可能都差不多。

随着机器设备、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达,

未来的很多行业中,平庸的大部分人都会被机器所取代。

记得前两年,和我Boss去喝茶聊天,

当时聊到了“一个人对一个团队不可或缺”这个话题。

因为立场不同,所以对这个话题的思考也就不同,

如果是站在个人的角度来看,这个人对一个团队越是不可或缺越好,

因为这样自己就不会被取代。

但如果是站在团队的角度来看,如果某一个人不可或缺,那一定是有问题的,

因为一旦这个人出了什么状况,整个团队也会出状况。

所以,

对于一个团队来说,

或是从资本、从效率的角度来看,

一定不能让团队中的某些个体变得太不可或缺,否则整个团队都一直会有风险。

对于一个个人来说,

要不断进步,多创新,

也可以多从“团队还差什么我就学什么”的角度来思考,

这样,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加不可或缺,在团队中的地位也会越牢靠。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身份,

在这些不同的身份下,也要有不同的思考。

比如和别人合伙创业,

面对你的合伙团队,你就是一个个人,

你要让团队因为你变得更好,你要让自己不可或缺。

面对你的员工,你就是管理者,是资本方,

你不能让你的某个员工变得过于不可或缺。

多思考,

并且,

也要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来思考。


推荐阅读:

一口牙,好几万

我公众号半年的数据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