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当下:07.给文明以岁月,给平淡以浪漫
这是青山的生活备忘录的第【11】篇文章,愿通过生活的记录,让我们更爱生活。
吃完晚饭后,和家里人出门溜了个弯,顺便去药店量了个血压。走在春日柔和的夜晚的风中,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在这样的时间点好好看看我成长的地方了。
伴着花香,小朋友在玩一二三木头人,经典的游戏可以穿越时光,永远不会过时。
伴着路灯,四五个大爷大妈站在小区铁门旁等着带电子门禁卡的过路人给开门,看样子已经等了很久,但其实开门的按钮就在他们身后,却没有人注意到,思维定势真可怕,但这种思维定势有时候也挺可爱的。
小区北边有一条很有年代感的街,卖老字号的食品、各式杂货,晚上七点多,灯火通明,虽然没有顾客,卖家却也悠然自得,好像赚不赚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条老街上用最熟悉的方式经营自己最拿手的营生。
转角进入药店,玲琅满目的西药和用于泡酒的中药并排放着,配上白大褂大婶热情的招呼和量血压的服务,有种别样的亲切。
在北京,少有的几个地方四五十年了都没怎么变,我所住的地方就是其中之一。背着手的大爷自顾自的走,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报亭还有杂志可以买,稻香村传来炸羊肉串的香味,亮着灯的公交车穿过窄窄的街,朴素的老百姓问一句:“师傅,地铁怎么走。”一切那么平淡无味,却又带着自然与岁月的香气。春日暖风的夜晚有种简单的氛围,让人沉醉其中。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挺幸运的,30多年过去了,城市在变,人心在变,但只要回到家附近,就好像穿越回小时候。那时常有沙尘,但也有蓝天;那时虽然没有什么钱,却总能找到乐子;那时的生活虽然简朴,却有着无处不在的文化氛围。
这个城市有很多老街要讲文化复兴,但失去的文化其实很难复得,幸存下来的活化石,无需刻意的雕琢,就保持着原有的秩序,哪怕居民已经换了一茬又一茬。环境与场域看似是死物,有时却承载着惊人的能量,跨越了时间,跨越了文明的变迁,给文明以岁月,有时候也是件浪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