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场琴声与恸哭而反

2021-08-07  本文已影响0人  金多多cjx

今天介绍两位魏晋名士。一位嵇康,一位是阮籍。

一、嵇康

他身上很多标签,首先是一位大帅哥,音乐理论家及实践家,还有玄学家,画家,书法家。背景是曹操的曾孙女婿,司马氏当权后,利即变成弊。听说竹林七贤的老大哥出来做官啦,写下《与山巨源绝交书》,公开与司马昭政权为敌,为后面被杀埋下伏笔。

难以想象,他的日常事务居然是打铁。长期隐居在山上,后期开了一个铁匠铺,打铁不收钱。给点酒甚是欢喜。

有一天他的粉丝钟会,是一位受朝廷宠信的年轻学者,想结识嵇康,于是,带了一批想结识嵇康的都市友人,前来拜访。但嵇康不喜欢这种排场,觉得破坏了他的返璞归真的天然生活。钟会尴尬了,准备离开。嵇康问,你听到了什么,来了?又看到了什么,要走。钟慧回答也很聪明,我听到了一点什么,来啦,又看到一点什么,走了。

后面嵇康因为不孝罪的同党被捕,被司马昭关押。钟会在落井下石,说要判他死刑。司马昭忌惮嵇康名声,钟会说现在您已经统治天下了,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于是司马昭下令判其死刑,立即执行。执行当天。嵇康在3000名太学生和围观的民众目前弹奏一曲《广陵散》。曲毕赴死,年仅39岁。

二、阮籍

比起嵇康的率真勇气,他反而显得怂。同样无意于仕途喜欢归隐。很多名人想邀请他出来做官,三次邀请,两次出仕,三次卸任。每次因为无法推脱,委屈接受后因不堪忍受而又借口离开。因为当时不能为朝廷所用,有可能会被朝廷所杀,曾有一日之间民事减半的场面。名人动不动便有诛三族灭全家风险。所以他一直虚与委蛇,压抑自己,做一些反常的事情做无声的抵抗。

有些事情被当时认为荒诞,只为反抗司马氏所提出来的礼教。比如到陌生女子葬礼上哭得稀里哗啦,后自行离去。他觉得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值得亲近的,一切美好事物的凋谢都值得让人痛惜。

每次喝到醉酒。就躺在酒馆老板娘身边睡觉。全然不顾男女有别,授受不亲。

他活的很累,但却不敢死,看不到出路,又不愿意表露自己脆弱的情绪,感到的很绝望。感到穷途末路之时,面对万物无物的痛苦。“时率意独驾,不由经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意思是说:阮籍经常独自一人驾着马车出门,没有目的地乱走,直至没有路可走了,才恸哭着返回。

哭完就喜欢喝醉,也有自己逼自己醉。司马昭儿子一娶她女儿,司马昭儿子即司马炎,三国归晋的皇帝。他不愿意,又不敢拒绝。醉60日,不能与提亲的人正常沟通,最后司马昭不得而止。

这是这两位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中两人的故事。嵇康像无畏的少年,勇敢无畏,但狱中也写下《家诫》,告知子女不要像父亲一样,一定要谨言慎行,小心做人。后来嵇康的儿子姬绍,居然是一个忠臣,为保户晋惠帝而死。

阮籍像一个含蓄的中年,有很多的不得已。阮籍的儿子阮浑居然平时没有一次酒醉的记录。当时他们的大哭、吟啸、打铁、弹奏,很多普通人完全不懂,绝大多数文人也难以理解,且无法追随,所以不得传承。但他们的文人傲骨、绝代风华至今闪耀着光芒,就那时代,他们的生活方式、精神价值和集体人格都是一次时代更新与重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