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日记#037 思考陷入死循环,GROW模型帮你走出来
今日启发问题:“遇到问题,试试用GROW模型帮自己梳理一下,看看是否柳暗花明又一村?”
<问题说明>
遇到问题,解决不了,很多时候不是缺乏知识,而是缺乏有效的方法/思路。
GROW(成长)模型是教练技术中常用的有效工具,可以用于辅导他人,围绕设定目标和寻找解决方案,通过帮助和启发,使其自主找到答案并确定行动方案。
G(Goal):目标; R(Reality):现状; O(Options):解决方案; W(Way Forward):行动
实际工作生活中,我们通常不会按照这个顺序来思考每个方面。比如某同学关于减肥的自我对话:
哦,我太不会照顾自己了!吃垃圾食品,还不健身(我们可能从现状开始)。
真想改掉坏习惯,这样能感觉好点(然后想到目标)。
可以买些健身器材(然后跑到方案上)。
不,没地方放,而且健身器材很贵(然后再回到现状)。
要不去健身房办个健身卡,小美几个月前就办了一个,现在她看上去很精神(然后再回到方案)。
但健身卡是一年的,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一年,如果我不能,那就浪费了不少钱。另外,我什么时间去呢?工作太忙了,连陪家人的时间都没有(然后再回到现状)。
也许我只能保持现状了,饮食健康些(然后又回到目标)。
但是这太难了!我胃口这么好,当我出差的时候,很难买到健康食品。啊!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然后再次回到现状)
我看还是明天再想想吧(最后只能把这个事情先放在一边)。
虽然GROW模型使用起来需要一些技巧,不过不用先考虑那么多,简单使用就能够帮我们按顺序梳理问题了。我们可以试着用成长模型来引导自己梳理问题,或者帮助其他小伙伴梳理他的问题。
最后你会发现,每个人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比我们想象中强得多!
磁石帮一个小伙伴梳理问题的例子
最近跟一个小伙伴电话,问他最近的状况如何,结果一不小心用了GROW模型帮他解决了个小问题。
磁石:最近怎么样啊,在学什么呢?(拆书帮里习惯性问候)
Y同学:读了《金字塔原理》,试着用SCQA模型写一篇介绍保险产品逻辑文章的序言(目标)。SCQA模型看起来很简单,不就是背景、冲突、问题、答案4步么,但我想了一下午,一直写不出来这个序言。愁死我了~
磁石:那你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呢?
Y同学:(想了想)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放在自己的公众号上,作为几篇基础类保险介绍文章。目标读者是有买保险意愿,但对于保险配置还不够了解的用户(目标对象)。写这篇文章的好处是节省我的时间,有人向我咨询,我可以先发给他这篇文章,看完之后再交流。如果跟每个人都要聊基础的知识,差不多得20分钟、半个小时,那时间太长了。
磁石:嗯,那目标读者是有买保险意愿的朋友。那么你用SCQA写序言卡在哪里了?
Y同学:写这个背景S需要素材,现在有点缺乏素材(现状),写不出来。
磁石:那么有收集素材的方法吗?
Y同学:(想了想)其实现在这种配置知识类的文章不少,像微信读书里的都有介绍《如何买保险》的文章,还有其他保险自媒体里也有类似的文章(方案)。我可以参考文章里面的内容,整合一下,当然不是抄袭过来。
磁石:介绍你做保险业务的那个姐姐不是做的不错么,还有你其他做的很好的同事,是否也可以参考一下他们的过往案例呢(补充方案)?
Y同学:是的,都是可以参考的。只是有时候不好意思问他们。
磁石:这回写序言的思路是不是清晰些了?
Y同学:是的啊,谢谢磁石帮忙梳理,不然写了一下午纠结死了。针对有意愿用户,参考微信读书和其他保险自媒体的文章,收集背景素材(行动,还需要更具体)。对了,还有一个问题,最近每天复盘,感觉用PDCA这个模板走流程,效果不太好。
磁石:那你觉得可以怎么解决呢?
Y同学:感觉复盘的时候跳出来看自己(方案),这样就能看的清楚,而不是纯粹的走流程。下午写序言时候的那种状态也需要记录下来,只是经常到晚上的时候就忘了。
磁石:是不是需要随时记录下来?
Y同学:是的,是的。
磁石:你说复盘的时候跳出来的思路很好,假设你跳出来当成老板或领导来审视自己,看看会有什么不同呢?
Y同学:我做保险业务很自由,没人管,自我管理很差,确实是处在员工心态里,而缺乏老板心态,需要调整过来。
磁石:嗯,可以试试用老板心态来复盘,或许结果不一样了哦。
电话结束的时候,Y同学非常感谢我,因为他不仅写序言有了思路,而且还打通了复盘中的卡点。而磁石自己深深的收获是,与其说教如何做,还不如用好的问题引导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