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思考,贴在动车上的靠窗位置
这次,还是专门选了靠窗的位置。
猜想如今的人们,说要在日记本上写下当天的心情或者敲键盘记事,可能已经不多了吧。
而自己每次想要记下的,基本都是心情不怎么畅快的时刻,想把心里的那些想不通道不明的话留在某一个载体上。是记录,也是留痕。
是不是在途中的我们在心绪上会有更多的思考,就是你安安静静地坐在位置上,偶尔看着前面的座位,或者是看着外面一闪而过的路景发呆,想着曾经擦肩而过的人,或者是那些与你同成长的人们现在身在何方,又有了什么样的故事,故事里是否有你,又与谁认识并承诺着万千。
歌德说,人之所以爱旅行,不是为了抵达目的地,而是为了享受旅途中的种种乐趣。
短途的旅程,就会特别地想要珍惜好这段短短的时光,不论是打开一本书,随便地翻阅,可能无法完全很入心,但只要是触摸书页的瞬间便让内心觉得是那么的安宁与舒畅。而能完全融入书中的内容更是难得的享受时刻。自私到不想与旁座的人有简单的礼节性招呼都懒得打,痴迷至此,倒是自鸣得意了一番。
有时,看到里面很有哲理、优美的句子就像是掘到了一块稀世珍宝,记下才显珍贵。在书中找到知己,在书中寻找导师。
在学生时代,一直被我遵循的一种阅读原则是:先博后精,即先博览群书,再去考虑精研某一方向的知识。
这个原则的好处是,你会在大杂烩中找到与你性情相近的作家,这个可能就是你这一生当中的人生导师。所以对于很多人问我为什么那么痴迷于阅读并能静得下心来看心理学、文学、哲学、传记等杂乱无章的书籍时,我会分享上面的这个阅读原则,然后也会告诉他们我在阅读中得到的帮助——在阅读中找到自我。
往细了讲,在某种意义上,人永远是孤独的,即使你现在手牵着另一半,你们也很恩爱,但灵魂的深处想要达到完全的契合,可谓是难于上青天。我们得承认,你总是孤独的,也只能是孤独的。赤裸裸的来人间报道,终究还是一个人赤条条的离开,阳为生,阴为亡,一抔黄土,阴阳合和而万物始。
在不断的阅读中,其实是在里面找知己,找人生导师。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可能就是点拨了你的疑惑,又发现了他想的问题、表达的内心感受、思维模式,竟是与你如此契合,他遇到的问题和疑惑也是你曾经和现在遇到而无法解决的,现在竟然在他的作品中找到了答案,这是多么奇妙的人生之旅。
自己也是极其幸运,也是在很多独孤的日子里幸运有书相伴,且在书中找到了人生的导师,并一直受益至今。
窗,给了我们古今的文人墨客多少的遐想。现在看着车窗外那些一闪就过的房屋,有在屋顶晾晒衣服的,也看到烟囱里飘出的烟火气息,里面的家长里短,都发生着可能的喜怒与哀乐。一排排的房屋,是人们靠着双手建立起来的一个带有空间的物体,里面的空间住进了人,屋里的那些人叫做家人,容下家人的地方叫做家。
想起来了几百公里之外,在某一个山旮旯里的家,才意识到你我是不是好久没有回家看看,看看里面日夜思念的最亲的人。
心里面有家,躯体在外游荡,灵魂找寻安放。
壹
突然记起多年前看过的一部由张杨执导,赵本山、洪启文、郭德纲等主演的电影《落叶归根》,主要讲述了民工老赵为使好友老刘死后“落叶归根”,一路上历尽艰难将老刘尸体运回老家的故事。当时只觉得就是一部比较搞笑幽默的公路片,但现在想起,在小酒馆里,大醉的老赵向老王抱怨生活艰辛、身体衰竭,害怕自己客死他乡时。同样大醉的老王对他说:“你死了,我就是背也要把你背回家乡。”就是一句醉酒后的承诺,和后面“千里背尸”的匪夷所思、荒诞不经的旅程却是让我感受到了我们中国人的仗义以及对于“根”的追寻是如此的强烈。
当时听到老王对即将死去的的老刘说上面的那句承诺时,发现自己的泪腺是那么发达,竟差点流出泪来。
比如,某个人最近事业不顺、感情也出现了问题、又突然在这期间生病一个人去医院,而又缺钱的时候,在将要崩溃,只想找个没有人的地方,或空旷或狭窄小道上去痛哭去呐喊生活不易,上苍不公时,突然有一朋友贴心的知道,并给你电话说:
——没事,有我在呢,明天找你吃饭——
——生活不就这样么,没事,明天你方便就找你聊天——
——分开了就分开了,各自安好,不合适就不要勉强,时间是个好东西,所有都会过去的——
——要多少,账号发过来——
这时候,你就会发现你依旧被世界温柔关爱着,没有被放弃,哭声也变成了一场过往的结束和全新的开始。
只是我们应该都时常铭记:记得来时路,才不会在前进中迷失。还有家乡在,才会安心远游,否则,所有的旅途都在游荡。
贰
就说那么多从事文字工作的人,每天得产生多少文字。又有多少人每分钟阅读了多少的文字,进而会促使多少人会因为那些文字而继续去创作。
看吧,坐在窗边的的思绪就容易起伏,不知所措的文字记录着,各类情绪都可以涌动。想不通的问题总是不少,能解决的也不多,是不是徒增了许多情非得已的问题。
关于旅行、路上的一些作品,比较喜欢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富有生活气息,又包含着浓浓思考的文字,会沉溺,会羡慕,会不自然地想着如此多才的才子是通过怎样地历练,文字行笔是那么的风趣与迷人。
一本薄薄的《机场里的小旅行》,可以轻易塞进你的小背包,随手可翻阅,体验一下德波顿在忙碌嘈杂的机场中呈现给读者的“跨界文化创意之作”。伦敦希斯洛国际机场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机场,是旅行中的中转场所,发生的也不过只是“出发”与“抵达”,但在阿兰·德波顿的眼中,却成为一个综合了各种文化面貌的博物馆。把他的想像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读者也彷佛置身于他所描述的具体场景中,也像是在触摸着他展现在你面前的那些机场物件中。栩栩如生,一触摸就能感知一般。
每次去某一个地方,选择的位置会首选靠窗的位置,有时没有,可能也会换班次。在动车上、机舱上靠窗的那个位置,是一种享受,是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一个领地,也是最容易静下心去与内心的自己交流。
在里头,就可以想一些平时忽略掉的想法,或者那些有意去避开的问题,多少有点乱七八糟,但是就是很享受这种感觉,然后能随意地打一些文字,对得起这个狭小的独立空间。
凯鲁亚克在《在路上》说,我总是不假思索地上路,因为出发的感觉太好了,世界突然充满了可能性。
拉轻便的行李箱,背不重的背包,带上一本不厚不薄的书,一个轻巧的蓝牙耳机,点开豆瓣FM舒缓音乐,就很自私地沉浸在纸的世界里:不想只是为了坐车而坐车。藉于此程,带上书本在旅途中阅读是为了成为一个更好、更有自知之明、了解更多未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