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或者得过癌症,还能买保险么?
上周真的是虚惊一场。
洗澡的时候摸到下颌有一个肿大的淋巴结,整个人都呆住了,以为是口腔癌。然后赶紧拿镜子自检,没有发现其他肿大的淋巴结。
马上找了学医的前同事咨询,才知道并不是口腔癌,而是扁桃体发炎导致的淋巴结肿大。
现在各种癌症报道层出不穷,加上我们的生存环境并没有那么美丽,所以大家已经到了风声鹤唳的地步了,稍微摸到一个硬结或者肿块就担心:是不是癌?我下半辈子该怎么过?我的家人该怎么办?
这个时候,大家就会先懊恼:为什么我没有先买一份保险?然后提心吊胆地去医院检查。
如果检查结果没有问题,这当然是虎口脱险的大好事,我们继续该吃吃该喝喝,把当时的胆战心惊抛在脑后。
但是万一你真的很不幸中招了,必须要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得了癌症之后,是否需要买保险?再买保险是否来得及?
前段时间有这么个消息:国家医保局把 17 种抗癌药纳入报销目录,平均降价达到 56.7% 。
医保是福利,是癌症患者的福音。于是很多小伙伴认为,有医保就足够了,不需要买保险了,事实真的如此么?
当然不是,医保也有很多局限性。
它有起付线和封顶线,也有报销项目的限制,不是花多少报多少,一般我们还需要自付 10% - 20%。
就像我们在天猫城市买零食,必须消费满88元,才能使用减免5元的购物券,而且必须仅在零食类别可以使用,不能在服装类别使用这张券。
满88元减免5元,你就是买了388元的东西,我还是最多给你减免5元。
虽然有17种抗癌药纳入报销目录,但是还是有很多癌症特效药没有纳入报销范围。
曾经我了解过,某一种治疗乳腺癌的靶向药物,内地没有,需要从香港购买,一支药2万多,而且用于一次疗程远远不够。
治疗癌症的费用几乎是个无底洞,因为你永远不知道癌细胞什么时候会彻底消失。
所以如果你以为,单纯通过医保就能应付治癌的费用,那就太naive了。
如果想要治疗癌症的时候更有尊严和底气,也有足够的治疗费用,我建议你至少购买一份重疾险,再搭配一份百万医疗险。
有的人想通过隐瞒病情购买保险,其实这是非常冒险且不明智的行为。
因为在投保重疾险后,在保障期限内出险需要提交理赔申请。保险公司会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调查得非常仔细,包括以往住院的病历信息、药店购买药品记录。
可以说,你的所有就诊记录几乎会被翻个底儿掉。
如果保险公司发现,患者在投保前已有患癌倾向或已被确诊为癌症,那么这就是明显的骗保行为,保险公司是有理由拒赔的,别说理赔了,你之前交的保费都有可能一去不复返。
一般癌症患者或者得过癌症的患者购买意外险的限制就比较小,但是购买重疾险和医疗险就比较困难了。虽然结果不太好,但是也好过交了保费后还被拒保。
一般来说,对于有既往癌症史的伙伴来说,保险公司会给出三种核保结果:
一是拒保。由于癌症复发率比较高,所以有些保险公司不愿承担这份风险,大多数人面对的是这个结果。
二是加费承保。也就是说已治愈的癌症患者每年比正常费率多交一些钱,大约30%左右来承保,后期因为这个病引发的其他疾病,保险公司也会予以理赔。
三是责任免除。也就是说,如果将来再次发生这个疾病,或者由这个疾病引发了其他疾病,保险公司不予理赔。
老话说得好:防患于未然,希望每个人都能平安过好每一天。
想关注更多通俗易懂的保险干货,就来微信公众号【保格格】看看吧。
教你手把手了解保险,保你再也不被坑。
关于保险,你想知道的,这里都有。
我们的目标是:扫除保险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