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传统文化爱好者

我对格物致知的格致

2020-05-24  本文已影响0人  三杯水Plus

格物致知的来源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可惜的是关于格物致知更多的内容《礼记·大学》没有记载,不知道是失传了还是曾子(朱子说本书是曾子所作,也有清代学者认为汉儒所作,这里沿用朱子的观点)忽略了。
由于只有寥寥几句话,所以导致“格物致知” 的真正意涵已是儒学思想史上的千古之谜。从最早为《大学》作注的东汉郑玄,一直到现代的儒学学者,已经争论了一千余年,至今仍无定论。
所以本文注定说不出什么来,只能证明本人曾经读过这段话并做了下笔记而已。虽如此,还是乐意之至的,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格物致知现在的含义

清朝末年,西学东传,其中物理学著作在1900年以前并没有采用“物理学”的译法,而是多译为“格物学”或“格致学”。例如京师同文馆第一个将近代物理学列入学校课程,当时开设的格致(亦称格物或格物学),即物理与化学的统称。
“格物学”或“格致学”就是“physics”的早期汉语意译。这两种译法是“格物知”一词两种形式的缩写。而“格物致知”一词源于儒家“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的思想。
但是经过近百年发展,最终在命名上物理学还是取代了格致学。如果还是把物理学翻译为格致学,那就是经典与现代接轨了,现代人就更方便理解格物致知了。

古人是怎样理解格物知识的

郑玄:“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
程颢:“格、至也。穷理而至于物,则物理尽。”
程颐:“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穷其理然后足以致之,不穷则不能致也。”
朱熹;“格,至也。物,犹事也。穷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陆九渊:“天之与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是心,心皆有是理,心即理也。”
王阳明:“格物即格心。”“格君心致良知”
藕益智旭:“格物者,作唯心识观,了知天下国家,根身器界,皆是自心中所现物,心外别无他物也。”
憨山德清:“物即外物,一向与我作对者,乃见闻知觉视听言动所取之境。知即真知,乃自体本明之智光。”格即禹格三苗之格。谓我以至诚感通,彼即化而归我。所谓至诚贯金石,感豚鱼,格也。“物化为知,与我为一,其为感格之格。”
丁肇中:“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由上可知,不同的人理解的不仅不一样而且有的还相差十万八千里。看来由古推古也不一定能找到真相,不过古人注释古书,多少有借古人的话来宣传自己的学说之嫌,只是有人含蓄有人直接而已。譬如陆九渊不是公然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嘛。古人善假于物,他们表面上是注解经书,实际上也可能是拿经书注解自己啊。

我所理解的格物致知

愚以为,“格物致知”就是把事物的始终、本末搞清楚,知道其中先后因果关系。怎样去格物致知呢,这里我用王阳明特别强调《孙子兵法》中的这句“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来作答。什么意思呢?就是先提出预案假设,然后去实践反馈,最终得出真知灼见。通俗的讲就是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实践不一定出真知哦,出真知需要下足功夫的)。

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
《礼记·大学》郑玄注
《明道先生文集》
《伊川先生文集》
《四书章句集注》
《象山先生全集》
《阳明先生全集》
《憨山老人梦游集》
《忆云词甲乙丙复丁稿》
《荀子·劝学》
《孙子兵法》
《国学常识》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