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之甜:心流体验、正面反馈、意外惊喜
#师北宸21天写作训练营Vol.1#
在独处时间里享受心流体验
每个人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能进入忘我愉快的状态?可以一键进入游戏,可以抱起心爱的乐器,可以拿起一本好书,答案没有高低难易之分,而我在静静码字的时候也进入过这样一种心流状态,不写不快、酣畅淋漓,这样的感觉出现也只是偶然,而这种不确定性让这种惊喜和乐趣更显珍贵。在一段时间里,我坚持每天早上早起半小时,稍作洗漱就第一时间打开电脑写作。能从一天里多赚得半个小时,投入和自己独处的写作时间中,再加上偶得的心流体验,新的一天可以有这样的打开方式,只有开始并且坚持以后才会感到乐趣所在。
在集体分享中获得正面反馈
现在每个人的微信群都多到数不清,一个活跃的群体,一个突出的群成员,一定离不开高质量的分享,而写作是传递分享信息最高效的途径之一。在很多时间我也选择做一个偶尔发言,抢抢红包的潜水党。
-
有一天,在一个活跃社区的博物馆群里,大家聊着各自眼里的好展,群主点名跟我说,你来分享一个上海的美术馆吧,我当时想,下周正好准备去看展,一口答应下来,心里也想好了以图文直播的方式去做。等准备内容的时候才发现,准备分享和随便看看的心态完全不同,不仅整个思维和视角都会提高一个层次,而且会自发地去了解更多周边知识进行更好地补充。在做完群分享后,我将内容整理成了文章放到简书里,也是我第一次使用简书发表文章。分享后群友都给了我非常好的反馈和互动,既感受到了分享的社交价值,也在正反馈的激励中对自己的写作更有了一点信心和动力。
-
在师北宸写作训练营第一期里写的自我介绍,在落笔前先搜索了一圈,发现并没有相关的文章指导,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我打开几个大v的自我介绍,发现经历的不可复制性必然导致传播度不高,想想没做过什么影响别人的大事,自己给自己信心打击了半截。但转过来一想,学不了内容可以学结构,自己身上的特点也要挖地三尺试试,还好前两年有记录生活复盘的习惯,几个简单的事件节点足够串起个人特色。在成稿之初,我也是三段回车和大多数人一样的分段格式,而整段文字在微信群内的阅读体验并不好,没有读者的文字就等于白写了呀!突然想到平时我最爱用的emoji表情,就给段落标题做了分隔,既有色彩,又能点题。没想到发出去以后小伙伴和师老师给了非常积极的反馈,让我信心大增,对之后的21天也更有期待和干劲。这不是用心写作带来的甜头吗?:)
在公开发表后等待意外惊喜
师老师说他写的专栏为他带来了主编的邀约;
第一天分享的嘉宾郎宇说一篇文章让老东家重新找到她,成功转型;
而我在时隔一年多打开简书发现一篇文章被小编收到了专题里。
第一期写作营里的一次作业,我整理了自己为购买香港保险研究的所有心路和体验,不仅在朋友圈里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也在简书得到了打赏的糖果 🤓
那一刻真的挺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