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笔记从0开始技能学习

思维跃迁,开启你的全新视野(导图在线学习01)

2017-09-22  本文已影响66人  媛来如此Carrie

一起快乐、系统地学习思维导图,从现在开始。


这是东尼博赞思维导图培训认证课程的第一堂在线学习课程。据此绘制的导图。

在开始学习导图之前,一起来思考几个问题。

你的思路清晰吗

试想一下,在回忆昨天老板开会的内容时,你是否还清晰记得他讲的主题、主要方向、解决方案和最终任务呢?看完一本书,你还能理清人物关系、故事主线、知识点、架构体系呢?做一个项目开始之前,你能否清楚如何开始、制定计划的步骤、逻辑关系呢?

如果你都能够做到,恭喜你,至少说明你思路清晰,哦,不,还说明你记忆力不错。

思路清晰的人,记忆力也相应不错,看书也颇有成效,开始做事之前,脑袋不不混沌。

如果思路不清晰,可以通过学习来提升吗?答案是肯定,可以。

拿记忆来说,对于记忆也需要认知。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期记忆,我们可以通过有效回顾来加强记忆,让我们的脑海记忆增强,从而让思路更加清晰。有效的复习,就能帮助提升记忆。我们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帮助我们有效记忆。比如,上完这一课,我立刻花个五分钟,做一个五分钟导图,再过半小时,回顾一下这个内容,经历半天以后,我再拿出导图做一个复盘,一天,两天,四天,七天,这些时间节点随时拿出来复习,就能帮我们形成长期记忆。导图就像一张记忆地图,让我们清楚我们走到哪里,还能走的对,走的不米糊。

拿看书来说,可以利用导图做框架笔记。比如一本《少有人走的路》,做出框架笔记,知道书从五个方面来讲,可以做计划--7天读完这本书,并写下50字读书心得,在读完书后,我了解的本书的架构,记忆主要内容,并能复述自己对于书的理解,并将理解不断升华,成为自己的知识点。

(尹丽芳作品&课程版权)


改变,从方式开始

改变什么?改变学习的方式,思考的方式,行动的方式。这里从习惯来讲,习惯分为行为习惯,比如每天早上不假思索会刷牙洗脸;分为身体习惯,比如每天晚上会有夜跑30分钟的好习惯;分为思维习惯,比如优秀,也是一种习惯。高效能人士的第一个习惯:积极主动,这都是思维习惯。

那如何改变呢?传统的读书,要头悬梁锥刺股。只要刻苦努力,就可以攻破题山书海。这种死读书,“发愤图强”的思路可以变一变了,高效,有效的学习、工作节奏应配合快乐健康的乐曲。

打破死磕到底的惯性,让我们来一次思维的跃迁,在用思维导图的习惯上,越走越好。

刚开始,你使用导图会觉得累,繁琐,浪费时间,慢慢的就放弃了。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因为,改变本身就不容易,走出舒适圈,需要的不仅仅的一时的热情。行为习惯都无法形成,更不可能说思想习惯的改变了。而导图的核心理念,最根本的就是思维(发散、逻辑、全脑思维)。所以,想要形成更好、更新的思维习惯,首先就要从行动习惯入手。

画导图,也需要刻意练习。《刻意练习》中,天才就是通过不断的专注练习,集中在高价值区磨炼自己的技能,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反馈,确认正确的方向,修正错误。突破自己的舒适圈,才能不断精进。这个现在的学习过程一样,临摹,改变,创作,你的导图你做主,在完成100幅导图之前,别说你会画导图。《匠人精神》这本书也讲到匠人的成长之路:有三个阶段,守、破、离。守:明白原理,踏实遵循原则照搬照做;破,打破原有的模仿,开始加入自己的思考与整合;离,创新,自我成形。

只有这样,每天的累积才会慢慢发生改变,拥有导图的思考方式,相信,你的改变,会不断展现出来。

(尹丽芳作品&课程版权)

思维导图简介

思维导图并不难画,也许10分钟,你就能学会:
1.中心图案:反应中心主题,通常7*9cm大小,色彩在大于3种小于7种颜色;

2.一级分支:从一点方向顺时针完成,它是逻辑递进的架构展开,通常呈现为曲线;

3.二级分支:逻辑层级的体现,需要有精准的关键词,一词一线;

3.色彩与图表:用色大于3小于7,图标标识重点内容,逐渐形成自己的图标库。

思维导图由英国人东尼博赞创作。他的简介,你可以百知谷(百度知乎谷歌)。它是大脑思维的呈现工具。既然是工具,就需要不断的使用,才能孰能生巧,成就高超技艺。

在使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也有三个阶段:

1.从隐性到显性。就是把你脑海的思维,通过导图,呈现出来的过程。这个过程最为费心费力费时。需要假以时日的练习和精进,才能不断流畅而有效起来;

2.从显性到高效。熟练了,速度自然就快了。相应,你的思考速度,思维逻辑也就越来越清晰;

3.从高效到自动化。这是高手的境界。做到手中无图,心中有图;

思维导图的核心原理:

看导图,不是看它画的好不好看,关键是看其中体现的思想。

1.发散思维:通过导图,不断发散,想象,创意;

2.逻辑思维:逻辑清晰,表达准确,这一块,推荐《金字塔原理》,在导图中也会体现;

3.全脑思维:左右脑同时运用。知道为什么要有色彩、中心图案、图标了吧!这是右脑的运用,而整体呈现,离不开左右脑的同时运用。

(尹丽芳作品&课程版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