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简道散文

老师张成林

2019-02-18  本文已影响149人  许登祎

老师张成林

笃、笃、笃,不用说,一定是张老师来了。看小说的,玩小玩意儿的,交头接耳的,急急忙忙补作其他作业的,都匆匆的收入桌仓,正襟危坐,课本直立,装模作样,朗朗上口,“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或者摇头晃脑挥斥方遒,指点江山喊“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还有的低头细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坐在房(院)子里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也许有些不同吧。”

的确有些不同,在这嘈杂的朗读声中,我没有听到拐杖敲击地面的笃笃声,正在鸩占鹊巢,用安排晨读语文的时间练习英语,“No pains,No gains.”

当然,我被逮了个正着,我哆哆嗦嗦跟在他后面到了办公室。他说,你背《龟虽寿》。我背“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然后语塞,搜肠刮肚不得下句。

“志在千里?”他翻看着我的英语课本上涂描的鱼虫鸟怪,“象这样下去,我看你走不出榆中百里。”他用一束冷冷的目光上下打量我,我感到浑身被他看穿一样,全身不自在,就像昨晚在榆中街头的夜市上。

不久前榆中县城开了夜市搞活经济,兴隆市场口大街两旁晚上有了卖袜子裤头的,针头线脑的,铅笔文具的,报纸冒充真牛皮皮鞋的,纤维号称全棉汗衫的,好一副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在开张的架势,我和同桌新斌自然不甘落后于时代潮流,周日骑行三十余公里,到兰州东部市场批发了几捆弹弹球,二十只拧紧发条,放在地上咕咕咕往前爬的乌龟,在上夜自习的时候偷偷逃出课堂,来此练摊挣光阴。

在我们羞羞答答叫卖时,却没料一抬头他吧嗒吧嗒拄着拐杖过来,我们赶紧把头压低到狗裆。他显然没发现我们,拐杖在乌龟头前点过,但他身后的很可能是他姑娘的小女孩显然被乌龟一摇一摆的憨态吸引,停下了脚步。

这如何是好,新斌急中生智,抓起一个乌龟塞到小姑娘手中,小姑娘蹦蹦跳跳跟上去,我们松了一口气。

但一会儿功夫,正待我们给路人表演乌龟行走时,头顶一个厉声厉色的声音五雷轰顶般的击落下来“放下。”这声音命令着小姑娘,但却抽打到我俩的身上。我看见他威严地挺立着,身子微斜着靠在腋下的拐杖,本来冷峻严苛的脸变得铁青。他不拄拐的一只手里拿捏着一张十元大团结,显然他发现了小姑娘手中的玩具,知道了来源,回过头来给卖主给钱卖主的,但没想到是我俩,顿时改变了注意,应该是气冲脑门,厉声叫小姑娘放下乌龟。尽管小姑娘很不情愿,但还是把乌龟放到我俩前面,我俩又怕又骚的把头使劲往衣领里缩,往地上压,简直要挨到乌龟的屁股。

现在,不用多说,从他的神色中,我已经看出练摊卖龟是不可能的了,可怜的神龟啊,你不吃不喝不动能活百年千年,哪你就先委屈一下,冬眠在宿舍床底下的那个阴暗角落,待熬过这段时间再来救你。

“不要朝秦暮楚,该干什么就干好什么。”他用十几年的教师生涯教训着我,我拿起英语课本仓惶退了出来。我知道,下次的语文课堂提问是避免不了的,好在下一节课要上《一碗阳春面》,我还有时间来缓冲。《一碗阳春面》是一节新课,他在上节课末已经安排我们做好预习,上新课时间紧,是不会提问的。

他一步一顿,一步一顿,腋下的拐杖终于啪的立在了讲桌后面,转身,在光滑的黑板上写下了工整苍劲力透黑板的五个大字,“一碗阳春面,”这五个字似乎比平时写得大一些,更有力一些。然后,他开了个头,生情并茂朗读了课文的第一段,“然于面馆来说,最忙的时候,要算是大年夜了。北海亭面馆的这一天,也是从早就忙得不亦乐乎。”

他读得平缓柔和,很有磁性,好像真到大年三十了,好像我们就守候在家里等待妈妈的饺子上桌了。

然后,同学们按照提前的安排,坐在前排的陈同学先读了第二段,她身后的同学朗读第三段,依次朗读下去。他要求这样做,首先在同学们朗读的过程中,他能了解学生对课文的预习程度,同学们也因为不同的同学朗读而提起静听的兴趣,也害怕挨到自己提高警惕,集中注意力。

分段读完,他分析了每段的写作方式和技巧,又分析了整篇课文的结构布局。然后,他要同学们讨论这篇文章的主要意思,即课文的中心思想,这也是他要求我们提前预习课文时着重思考的问题。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说课文反映了母亲为还丈夫的欠款所表现的诚信思想,有的说展现了两个孩子面对生活困境勇于直前百折不饶的奋斗精神,也有的说从侧面说明了阳春面馆的老板和老板娘关爱弱者的慈爱之心,亦有同学补充说还有母子三人知恩图报的美德。

“同学们说的很好,都没错,”张老师扶了扶橘黄色的眼镜说,文中反映的思想和内涵是丰富的,也展现着人和人之间的爱,人道关怀。

“特别是,”他突然提高了力度,“这篇课文写于1987年。在二战后,日本成了战败国,国民经济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百姓生活更是艰难困苦,穷苦潦倒。”

“但是,”他强调,“战后日本经济奇迹般的发展,可能有这样那样的原因,但是,日本低下层的人民依然满怀希望,对生活的信心,对建设他们国家的信心。”此时他虬劲干瘦的手臂在空中劈了一下。

“同学们,我们要怎样努力,又要怎样奋斗,才能使我们自己的国家富裕和发达?”

教室无声,惭愧,张老师之问过去二三十年,自己一事无成,更不用说为国家作贡献了。但张老师却一步一步努力着,一步一步工作着,身体力行地感召着。

因为前不久手机上弹跳出的一则新闻,是榆中县第一中学语文教师张成林老师被评为“2016年兰州好人”的介绍,文中说他以前多次被评选为榆中县“十佳德美教师。”对文中介绍他身残志坚,在三尺见方的讲台上书写了一份二十八年执着的“坚守”。我不感到好奇。对省市多种媒体和电台赞誉他的师德影响了不少学生,桃李诸多,我深以为然;对总结他“学文深厚,功底厚达,笃志博学,讲课精彩,”也不使我感到惊讶。

他身残志坚我们早已知道,但有一则小文说他精于求学,艰苦自学,在求学路半夜三更翻电大的铁门,攀围墙,摔跟头,吃冷饭,吃了常人没吃的苦,迸发了常人不及的毅力,终于自学成材,这是我万万没料到的。我还以为他是坐在温暖的教室里,一步一步走向了教师岗位,不过由于命运不公,使他残了腿而已。这时,我才稍微理解张老师的决绝和坚忍。

在他给我们代课三年时间里,他一贯穿着洗得发白中山装,在夏天教室地上撒很多水降温,他滑倒在地坚持自己站起来,而且他对学生严肃严格严厉甚至“残酷霸道”的态度是否在表明着对命运的抗争和对生活要充满信心的无畏表白?

现在,看着这些介绍他的文字,想着二十余年前他的一举一动,点点滴滴,所说所言,我真正看到一位身体力行诠释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

老师张成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