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读《论语》:钱穆、李泽厚、稻盛和夫3

2020-06-18  本文已影响0人  作享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文字浅白不必白话翻译,但意义深远。

钱穆先生认为此处的“知”既是学识又是大道,“好”和“乐”的区别在于,“乐”是学成了、得到了、受用了。而追求这一境界是需要内在动力的,所以古之学者自强不息浑然忘我。

李泽厚先生认为此则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悲情和深刻。因为没有终极的上帝作为精神依托,只能靠自强不息不断进行精神探索,并保持“乐”的文化。这就是士大夫阶层的坚韧和深刻。乐之者成为为学求道的最高境界。

稻盛和夫先生从这一章得到的感悟是要热爱自己的工作,而投入热情与工作的回报就是对工作的喜欢,即工作的乐趣——稻盛和夫认为这种快乐超过了人世间吃喝玩乐的享受。他用其自身的行为和体验亲证了孔子的这段语录。

孔子这则可用于求学可用于工作,也可用于追求真理。过程会有苦难,但是带来的快乐是超越世间的。想起曾经在叔叔的藏书中看到一本厚厚的书——《工作者是美丽的》,很有激情的书名,大概也是这种超越的感受。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里仁》)

人的过失,往往体现出他代表的群体特征。通过观察其过失,可以知道其仁德。”

通常解释通过观察过错判断一个人的品行。但都不能令我满意。稻盛和夫的解释别具一格,他认为员工的过失,往往是跟公司的风气有关。观察员工的过失,就可以了解到公司“践行正道”在公司推行的程度。也就是员工差错,不仅仅体现出员工的品行,更体现出公司企业文化和管理水平。也看到稻盛和夫先生作为企业的创始人和管理者的承担责任的胸襟。

所以“观过斯知仁矣”的解释是通过观察某人的过错,了解其这一类人的仁德水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