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是一种习惯,优秀是一种行动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深刻指出,“要成为优秀的人,我们不能只有优秀的想法或者优秀的感觉,我们必须优秀地行动才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60%以上的行为都是习惯的产物,换句话说,拖延懈怠、浑浑噩噩、得过且过是一种习惯行动,责任担当、敬业精业、持续改进、追求卓越也是一种习惯行动。我们如何尽可能摒弃前者、而发扬后者,把优秀行动培养成一种习惯呢?那就要坚持专注工作、深度工作和韧性工作的理念。
培养聚精会神、全身心投入的专注工作理念
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不时蹦出的社交网络信息、眼花缭乱的弹出新闻、令人心动的游戏、视频……在当前各种即时通讯工具、手机APP、网络、音乐、游戏、视频等飞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往往面临诸多“诱惑”和干扰,电话短信、微信微博、网络弹窗等,随时可能剥夺我们对工作的专注度。尤其是相对知识型员工来说,研究表明,被外界干扰打断思路的知识型员工,平均需要花费十余分钟才能再次把思维聚焦在当前工作上。
面对此种情况,一方面企业组织通过他制他律的规章制度来对员工进行外部约束,尽可能营造安静舒适、有利于员工专注工作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更重要的还在于员工的文化自觉。如果整天抱着拖延懈怠、浑浑噩噩的消极态度来面对工作,那么在工作时间内靠各种移动互联网媒体来打发时间,当然会缺乏内在约束;但如果抱着责任担当、敬业精业的文化自觉和渴望在工作岗位上有一番作为的使命感,那么员工自然会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尽可能摒弃各种外部干扰,抓紧每分每秒,全身心投入工作,日积月累,自然会取得较好工作成绩。
美国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把聚精会神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身心状态称为“心流”,这是一种精神高度集中、物我两忘、身心一体、舒畅和谐的内在体验。大部分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可能都经历过类似的身心体验,当我们全身心沉浸在手头工作中,对外界干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在紧张忙碌的工作进程中,不知不觉一天时间就过去了。当我们回顾这一天收获时,不仅取得的工作成绩较为可观,自我内心也会感觉这一天过得充实愉悦。
心理学研究表明,心流是一种比快乐更常见、更有深度、更加有益身心的内在积极体验。当我们全身心投入工作、多多经历心流时,不仅会取得良好工作业绩,而且会大幅改善我们的日常工作感受和生命体验,让我们感觉活得非常充实而有意义。这种和谐美好的内在身心体验,较之工作中懈怠无聊玩手机、以及各种消磨时光带来的消极肤浅的快乐,何若天渊之别。
培养创造价值、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深度工作理念
一位著名企业家曾说过,“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干好就是不平凡。”在当前“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新技术飞速发展及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这种观念显然早已落伍。我们在干好简单平凡、重复琐碎的日常工作事项基础上,更应该立足岗位培养创造价值、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深度工作理念。
在企业组织中,比较常见的日常工作场景是,不少员工尤其是知识型员工每天忙忙碌碌沉浸在简单重复甚至琐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和各种临时性、突发性工作中,感觉活没少干,每天似乎也很充实繁忙,但具体工作成绩尤其是创新性、突破性工作成果却少得可怜。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就是因为此种员工不知不觉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进行缺乏价值的“浮浅工作”而非专注于“创造价值、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深度工作。
美国作家、管理学者卡尔·纽波特在《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深度工作》一书中,对“浮浅工作”和“深度工作”的理念作了明确区分和界定。浮浅工作是指,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此类工作通常不会创造太多价值,且容易复制。而深度工作则指,在无干扰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的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企业组织应大力倡导员工尤其是知识型员工,把每天主要精力用在创造价值、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深度工作中,而非“自我催眠”般满足于日常浮浅重复、简单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带来的虚假忙碌感和成就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以员工的专业化、创新性价值贡献为支撑,持续提升企业供给侧的质量效益,高效产出满足市场需要及客户需求的创新产品和优质服务,助力企业组织科学可持续发展。
当然强调深度工作,并非要完全摈弃浮浅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不少浮浅工作是我们必须要干、甚至马上要干的,关键是要科学把握好深度工作与浮浅工作之间的平衡。美国企业组织顾问、管理学家史蒂芬·柯维曾把员工日常工作分为紧急且重要、紧急但不重要、不紧急也不重要、不紧急但非常重要四个类别。我们在每天实际工作中,要坚持“要事优先”原则,在干好前两类工作基础上,更要主动自我激励、自我加压,把多余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不紧急但非常重要”的深度工作中。比如深入钻研前沿专业知识、提升业务技能、锤炼专业素养;比如科学调查和深度洞察市场发展趋势、挖掘客户潜在需求,并快速提供产品及服务来抢占市场蓝海,奠定企业发展先机等。
培养坚韧顽强、责任担当、团结协作的韧性工作理念
在立足岗位持续专注工作、深度工作基础上,我们更需要培养自身坚韧顽强、责任担当、团结协作的韧性工作理念。
在长年累月履职尽责、敬业精业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们可能要面对自身工作能力不足、外部环境不利于工作开展等复杂局面,我们还可能遭遇工作困难、挫折甚至工作挫败,我们亦可能与团队同事工作协作不畅、工作沟通存在障碍问题。面对诸多工作挑战、困难及问题,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培养自身坚韧顽强、责任担当、团结协作的韧性工作理念。
首先,我们要建立起弹性乐观的(归因)解释风格,不管遭遇何种工作困难、挑战甚至挫折,都不能把其看成永久的、泛化的、人格化的(是因为我天生无能),而要清醒意识到它只是暂时的(只是一时的困难或挑战)、独立的(只是一件工作事项出现失误而非全部工作)、非人格化的(我有足够能力提升业务能力、战胜工作困难,积极改善同事关系,融入团队和谐共赢)。我们要抱着强烈的乐观和轻度的悲观来面对任何工作困难、挫败及挑战。在尊重客观事实基础上,轻度的悲观使我们三思而后行,做事谨慎而理智;而强烈乐观则能够激发我们内心强大激情与斗志,来战胜各种预期及非预期的困难及挑战,取得长期事业成功。
美国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指出,我们面对危机(问题或挑战)的方法基本可分成三种,积极面对(直接采取行动解决问题)、重新评估(先理清自己的想法,再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做法)、逃避(否定或逃避事件的发生)。拥有弹性乐观解释风格的人会采取重新评估和积极面对的举措来应对挫败及问题,因为他们总是预期事情会朝好的方面转变,所以会坚持不懈积极寻找失败中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从而东山再起。而拥有悲观解释风格的人则会对自己应对挫败或困难的能力缺乏信心,他们容易把失败归咎为是自己无能导致(人格化归因),事情可能永远会这样,即使自己成功克服这次挫折,说不定下次还会遭遇更大的工作挫败(普遍性及永久性归因)等,负面思考和悲观的解释风格束缚了他们的思想,造成他们只会逃避问题、早早放弃,也导致了他们无法取得持续和长期的事业成就。
另外,我们要建立起“内控点”思维模式。内控是相对外控的一种思维观念。如果你认为自身工作开展、履职尽责、价值贡献、职业前景等其根本取决于你自己的心血付出和持续努力,那么这种观念就属于内控点思维;而如果你认为自身工作开展及目标达成,主要受制于工作环境、领导支持及同事配合等外部因素时,那么你这种观念就属于“外控”思维。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无法控制的外部因素太多,比如外部工作环境、领导指示、同事配合、客户评价等,但我们永远可以控制自身面对岗位工作及各种外部因素时的心态和行动。如果我们始终抱着敬业精业、团结协作、创造价值、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优秀工作作风和文化正能量来面对各种人与事;始终以为岗位工作承担根本责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开展日常工作;始终立足自身眼睛向内看问题、找原因、求改善,而非以“受害者心态”来抱怨团队、腹诽上级、甚至埋怨客户;同时深刻洞察和坦然接受各种外在环境限制,那么我们自然会无怨无悔认真工作、兢兢业业力求上进。
其实,人的内控点思维与弹性乐观的(归因)解释风格,本质上都是一种既强调主观努力、同时勇于接受客观限制的一种科学平衡的思维观念。我们一方面要清晰洞察及坦然接纳外部环境限制,另一方面更要抱着人定胜天、积极作为的主观能动性来为自身岗位履职、团队成功、组织发展承担责任、贡献价值。长期坚持,我们才能持续锤炼出自身坚韧顽强、责任担当、团结协作的韧性工作作风,助力我们的职业发展兴旺,团队和组织和谐共赢。
优秀地行动、优秀地工作是一种习惯。此种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我们长年累月、持之以恒专注工作、深度工作、韧性工作。唯有企业组织充分倡导、培养全员聚精会神、全身心投入的专注工作理念,创造价值、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深度工作理念,以及坚韧顽强、责任担当、团结协作的韧性工作理念,我们才能持续打造一支从普通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的员工队伍,进而以这支专注专业、创新创效、坚韧顽强的员工队伍,持续助推企业组织从普通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
主要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戈尔曼,专注[M].中信出版社,2015.
[2](美)卡尔·纽波特,深度工作[M].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
[3](美)艾尔·赛伯特,韧性[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p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