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讲授知识点的两种方式

2017-12-19  本文已影响0人  何其甚

文/何其甚

最近有去分享一次技术实战内容。内容是自己确定的,然后按照自己的思路做成PPT,附带了简明的示例。当时也没有去想多少,按照项目流程,从发现问题、引入理论、解决问题的思路,自以为天衣无缝应该就是这样。

然而最近的分享是给大学学生的,再给学生们分享完成后,有老师给我提出意见:你讲的知识点太分散,学生们要是有些基础还好,要是没有,可能就完成听不懂。或许是,因为我并不是教师出身。

那次分享的内容是《高并发秒杀抢购系统设计》,我的讲解顺序是:

1、怎么才算是高并发

2、高并发背后的技术实现有什么问题

3、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方式什么(附带有例子)

4、改进一下,引入数据库悲观锁

5、改进后还存在什么问题

6、再改进下,引入缓存,乐观锁和队列(附带有例子)

7、高并发系统常用的几个衡量指标

整个过程我所秉持的观念是:在实际项目中因为有问题、要解决问题,所以引入理论、概念,然后解决项目中的问题。我想的是所有理论都是因为要解决问题才诞生的,不应该先有理论才会有理论的应用。

老师给的建议是先要总结出知识点、概念,针对性的进行讲解,然后再在项目中串起来。比如我上面的讲解,应该是先普及概念,比如悲观锁和乐观锁,数据库和缓存。

老师说也的有道理。我想讲授知识应该有两种思路:

1、讲述一个项目的技术思路,然后总结知识点;

2、先总结好知识点,然后单独一个一个对知识点(理论和概念)进行讲解,最后项目实例。

最后我想说两种思路适用的讲授受众不同,第一种思路一般是适合有些经验的人群,第二种一般是针对没有什么基础的人群。

不知道有没有同感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