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简友广场幻灵羽燕

从物到心,开启自在人生

2024-09-08  本文已影响0人  慕闲

从物品收纳到心灵的收纳,山下英子的“断舍离”系列以实践的形式修心。

从“断舍离”到“俯瞰力”,再到“自在力”,从外到内,从物到我,空间收拾好了,人生也收拾好了。

《自在力》作为断舍离人生哲学三大支柱之一,将带领我们用“乘法”迈向人生制高点,开启自在人生。

一、身无长物的快乐

东晋时的王恭很有才名,同族的王忱与他交好。

王忱看到他有一张很精美的竹席,很喜欢,便向他讨要,王恭二话不说就给了王忱。

等下一次王忱再来时,却发现王恭使用的是一张草垫子。

王忱很吃惊,王恭却不以为意,说自己身无长物。

王恭不为外物所动的洒脱被记在《世说新语》中,而他“身无长物”的观点与山下英子所提倡的“断舍离”,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有的物品都是当时所需,没有备用、没有替换,自然也就没有多余。

每当搬家时,都会想起这个故事,如果每个人都身无长物,想必搬家时会轻松很多。

二、“他”与“我”

山下英子在书中说:“比起在意别人的不开心,想办法让自己开心更重要。”

在“断舍离”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自我轴。

与外物、外人相比,自己才是最重要的那一个。

与其把目光放在别人身上,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寄托在别人身上,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把目光收回来,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别人是否开心那是别人的事,我该做的是让我自己开心。

把放在别人身上的精力和时间收回来,放在自己身上,专注自身的发展。

“他”与“我”永远是不同的个体,我们不能决定“他”如何,但我们完全可以决定“我”如何。

我命由我不由天,自己的命运应该紧紧握在自己手中。

三、飞机上的人

如果“断舍离”有段位,那么大概是这样的三个段位:在地上的人、在树上的人以及在飞机上的人。

在地上的人,还没有开始“断舍离”,空间杂乱无章,生活也一团乱麻,千头万绪无从理起。

在树上的人,已经开始进行“断舍离”,有意识地整理空间,舍弃多余的物品,有意识地为自己的人生减负,抛弃那些不必要的负担和顾虑,人生开始变得轻松有序。

在飞机上的人,以俯瞰的视角观察一切,能精准地快速判断一件物品的取舍,能确立自我轴,获得自立、自由、自在的力量。

在飞机上的人,既可龙游于天,也可蛇行匍匐,既可立于巅峰,亦可立于谷底,真正做到不为外物所困,不受他人影响,畅游于“时间”和“空间”中。

“自在力”与儒家所言“随心所欲不逾矩”殊途同归,真正的“自在”,就是自然本真的存在,一切自然而然,不用刻意思考判断,自然做出的行为都是对的、可行的,一切都顺风顺水。

从外物开始,由外到内地修炼自己,用“断舍离”的规则去面对自己的人生,每个人都可以开启一段自在的人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