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时间:生活是最好的修行
南怀瑾先生讲《学而篇》第六则,是从“可爱的小学生”开始的,在他看来,“弟子”二字所承载的尊师重道,似乎只有尚未被功利之心浸染的小学生,依然还怀着全然的尊敬和信任践行着。
的确,在孩子们的口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老师说”这三个字,这就像他们认识世界的一道法门,打开的,有是有待修行的漫漫人生。
1、做自己的老师
南怀瑾先生讲“弟子”,说“弟”等于兄弟,有朋友之间的友情,而“子”又等于孩子,彼此负有一辈子的责任,这才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师道精神”。
如今,这种精神不能说日渐稀有,但在直播泛滥、网课流行的当下,为师和拜师都已不再遵循传统的路径,对于学习者而言,输入和输出之间,已经很少有强烈的情感纽带,唯一可以对我们负责的,是我们自己。
所以,不妨做自己的老师,跳脱出固有的视角,把生活本身当做道场,随时随地秉持一颗修行的心,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2、在情感与人际中修行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入是家庭,考量的是情感,出是社会,考量的是人际。
情感是孝的前提。最近在读《原生家庭》一书,开篇就推翻了“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一说法,让我们直面家庭的真相,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其实存在着很多“有毒”的父母和“中毒”的孩子。所以我想,孝不是无条件的盲从,是从内在的真情出发,了解父母,了解自己,建立正向的相处模式,与父母共同成长。
人际是“弟”的延伸,在我看来,这是手足般的扶持,是朋友般的互助,是无论身份如何,既不高高在上,亦不低三下四的坚守,是在独立平等的基础上始终饱有的坦诚和尊重。
3、在做人与做事中修行
“谨而信”仅有三个字,却把为人处世的道理讲得极为通透,我向来认为,无论有多少种理论和技巧教人表达,教人沟通,教人管理,“谨言慎行”和“信守承诺”,都是最底层的根基,如若根基不稳,上层的楼宇无论修筑得多么富丽堂皇,都不是稳固长久之计。
“泛爱众”,是把“爱”由己及人,对世界充满善意。很多时候,外在的境遇是内心的投射,改变对事物的认知本身就会改变事情的走向,越是博爱宽广的胸襟,越能筑就宏大的人生格局。
“而亲仁”,是亲近仁德之人,这看似是对朋友的选择,其实是一种自我追寻。信息时代,自媒体大量涌现,二维码随处可见,加关注,加好友,互粉,互推……在当下,与一个人建立联系,的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容易,但也正因如此,我们更要筛选自己的朋友圈,管理好这愈加分散也愈发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4、在品格与才华中修行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我的理解中,“文”是一个人散发出来的才华,是他在兴趣、爱好、志向上所显现的能力和取得的成就。
才华固然光彩照人,但如若不曾对“孝、弟、谨、信、爱、仁”这些品格有所修行,达到内在自我的丰盈和满足,那么支撑才华的动力就无法持久,就会在家庭、交际和为人处世中出现焦虑和压力,进而影响才华的施展和个人的前景。
所以“行”是“文”的积累和储备,所谓修行,就要是平衡好品格与才华的关系,切不可舍本逐末,顾此失彼。